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二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图一 英德青塘遗址位置示意图
1~4.黄门岩1~4号洞 5.朱屋岩 6.仙佛岩 7.吊珠岩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图二 黄门岩1~4号洞地点远景(南→北)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图三 黄门岩1号洞地点(西北→东南)
图四 黄门岩4号洞地点(西南→东北)
图五 黄门岩2号洞地点(西南→东北)
西3层:灰褐色砂质黏土,胶结较严重,夹杂较多粗砂粒,含密集分布的螺壳,出土零星石制品和陶片,厚2~52厘米 。
西4层:灰褐色砂质黏土,胶结严重,相对纯净,含较多螺壳和动物碎骨,厚4~14厘米 。
西5层:灰褐色砂质黏土,胶结严重,含大量螺壳,厚0~18厘米 。
西6层:灰褐色砂质黏土,胶结严重,含较多螺壳,厚4~14厘米,顶部钙板厚1~10厘米 。
(二)黄门岩2号洞地点TS1E22和TS1E23北壁剖面(图八)第1层:灰黑色表土,含较多近现代陶瓷片和碎砖瓦,出土较多砾石制品、动物骨角、螺蚌壳等,厚9~16厘米 。
第2层:近现代扰土,红、黄、灰色相间,土质较疏松,应为近代垫土层 。无文化遗物,厚18~44厘米 。该层下叠压近代坑状堆积K1 。
第4B层:红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大致呈水平状堆积,偶见石灰岩角砾,出土遗物较少,厚4~22厘米 。
第5层:深红褐色黏土,土质致密且湿黏,大致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堆积,局部含较多石灰岩碎角砾和零星螺壳,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动物骨骼及少量早期陶片等,厚9~53厘米 。
第6C层:红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大致为水平状堆积,局部含少量角砾,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厚0~22厘米 。
第8A层:红褐偏黄色黏土,土质致密,局部含少量石灰岩角砾和胶结土块,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厚0~18厘米 。
第9层:红褐色砂质黏土,夹杂浅黄色斑点块,土质较致密,大致呈由北向南倾斜状堆积,包含较多较厚的钙板块和石灰岩角砾,出土较多动物骨骼及少量螺蚌壳,局部区域出土遗物丰富且集中,厚0~28厘米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图六 黄门岩2号洞发掘区(西南→东北)
图七 黄门岩2号洞西壁胶结堆积地层剖面图
西1.灰褐色砂质黏土 西2.深红褐色砂质黏土 西3.灰褐色砂质黏土 西4.灰褐色砂质黏土 西5.灰褐色砂质黏土 西6.灰褐色砂质黏土
第10B层:红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大致呈水平状堆积,含较多胶结土块、钙板块和炭屑,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厚7~18厘米 。
第10C层:棕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大致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堆积,出土遗物甚少,厚0~36厘米 。
第11层:红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大致呈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状堆积,局部含少量小角砾,出土较多螺蚌壳和动物碎骨,厚7~12厘米 。
第13D层:亚砂土与砂质黏土相交,青灰色与棕褐色相间,土质较致密,大致呈由西向东倾斜状堆积,偶见炭屑,出土少量动物碎骨,厚3~22厘米 。
以下多为石灰岩角砾,未发掘 。
二、遗迹
包括墓葬和火塘两类 。
(一)墓葬
16YQHM1M1 位于黄门岩1号洞地点TN42W31东南部和TN41W31东北部,叠压于第4A层下 。M1出土人骨化石1具,葬式为蹲踞葬(图九) 。人骨下方垫有石块,人骨旁发现骨针1枚,可能为随葬品 。与人骨伴出炭样的加速器质谱仪(AMS)碳十四测年数据为距今13600~13455年 。该墓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可确认葬式的墓葬,所出人骨化石是广东境内保存最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