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三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图八 黄门岩2号洞地点TS1E22和TS1E23北壁地层剖面图
1.灰黑色土 2.红、黄、灰色相间土 4B.红褐色砂质黏土 5.深红褐色黏土 6C.红褐色黏土 8A.红褐偏黄色黏土 9.红褐色砂质黏土 10B.红褐色砂质黏土 10C.棕褐色砂质黏土 11.红褐色砂质黏土 13D.亚砂土与砂质黏土(第3、4A、4C、6A、6B-1~5、7、10A、10D、12、13A、13B、13C、13E、13F层为局部堆积,不见于此壁剖面)
图九 黄门岩1号洞地点墓葬M1(北→南)
(二)火塘
共发现7处,其中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3处,2号洞和4号洞地点各有2处 。
16YQHM1H3 位于黄门岩1号洞地点TN40W31和TN41W31内,东端延伸进探方东壁,叠压于第5A层下 。平面呈椭圆形,斜弧壁,圜底 。堆积中含大量炭屑,另有较多的蚌壳、螺壳和碎烧骨 。H3底部中间平置四块角砾,两两一组,平面大致呈交叉状,其下有较多炭屑,推测这些角砾应是人为堆砌,与火塘使用有关(图一O)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18YQHM2H2 位于黄门岩2号洞地点TS3E27东南部,部分延伸进探方东壁和北壁,叠压于东1C-4层下(由于地层复杂,在东1C层中又分出若干小层),打破东1D层 。已暴露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堆积大致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状,底部略平 。堆积呈灰黑色,胶结较严重,含大量炭屑,出土遗物较多,包括石制品、动物碎骨和螺壳等 。
三、出土遗物
共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制品、陶器、蚌器、骨角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遗物一万余件,绝大部分遗物出土于黄门岩2号洞地点(图一一) 。以下选择部分典型标本分类介绍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一)古人类化石
黄门岩1号洞地点M1出土人骨化石除头骨、双侧肩胛骨、锁骨及左侧躯干部分缺失严重外,髋骨与右侧躯干部分保存相对完整,包括右侧肱骨、尺骨、桡骨、手骨、股骨、胫骨、腓骨、足骨及不完整椎骨和肋骨等,属于一个年轻女性个体 。这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
黄门岩2号洞地点也出土零星人骨碎块,有顶骨、尺骨、肋骨、跖骨等 。
(二)石制品
出土石制品类型丰富,包括打制石器、使用砾石、石核、石片、断块、碎屑及少量穿孔石器和局部磨刃石器,打制石器中以陡刃砾石石器最具特色 。制作石器的原料主要采自周边的河滩砾石 。
1.打制石器
包括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 。
尖状器 16YQHM2︰1723,白色石英岩 。平面近三角形 。以较扁圆砾石为原料,以硬锤单面打制 。一侧面为节理断裂面,仅稍作修理;另一侧面除少部分节理面外,可见若干片疤 。两侧边相交成一尖刃,尖刃角约51度 。长5.3、宽4.8、厚2.6厘米,重58.8克(图一二) 。
青塘遗址 青塘镇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刮削器 17YQHM2︰982,白色石英岩 。平面形状不规则 。以石片为毛坯,于石片远端边缘从腹面向背面以硬锤单面修理 。刃缘近直,长约2.1厘米,刃角倾斜 。片疤分布连续且呈平行状 。刃缘似经使用,石片边缘未经修理处亦似直接使用 。长3、宽3.4、厚0.7厘米,重8.1克(图一三) 。
砍砸器 17YQHM2︰327,灰绿色闪长岩 。平面近半椭圆形 。以较扁圆砾石为原料,于一端以硬锤单面打制 。刃缘近直,长约7.8厘米,刃角中等,加工面上片疤连续分布,为普通状中等至大型片疤 。刃缘有使用磨损及微型崩疤,片疤面相对的砾石一端有崩损痕迹 。长8.5、宽8.6、厚2.5厘米,重284.9克(图一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