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1、选址建池:选背风向阳、水源可靠、环境清洁、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 。2、清池消毒:放干或抽干池水,用生石灰0.11公斤消毒,消毒后进行浇水 。3、放养鳅种:泥鳅种子应该无伤、无病、健康活泼 。4、放养时间:最好在春天晴天 。5、合理投饵:必须坚持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 。6、适时换水:注意勤注新水 。7、防治病害:用药液浸泡 。

文章插图
一、选址建池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可靠、环境清洁、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 。池塘的大小要因地制宜,池塘深约1米,池塘内水深约0.5米 。池底铺肥泥0.2米-0.3米,来供给泥鳅钻潜休息,池壁用石头或者砖砌成,用水泥涂抹墙面 。泥鳅池还应建设专用进水口,在进出水处设置铁丝网防止逃跑,同时也起到防止野杂鱼进入的作用 。
二、清池消毒
1、干池法:放干或抽干池水,每平方米池底用生石灰0.11公斤消毒,等到消毒后一天进行灌水 。
2、带水法:每立方米池水用0.22公斤生石灰 。施用生石灰的方法: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等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放入泥鳅 。
三、放养鳅种
人工繁殖或者野生的泥鳅种子均可饲养,泥鳅种应该无伤、无病、健康活泼 。放养前将其放入3%~4%的食盐溶液中浸泡约8分种,放养时间最好在春天晴天,每平方米放养3厘米~4厘米的鳅种40尾~50尾,经过140天~150天饲养,等到泥鳅长到10厘米~15厘米长时即可作为商品泥鳅出售 。
四、合理投饵
1、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量投入适量的螺蛳、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也可以投入适量的豆饼、酒糟和幼嫩植物茎叶、种子等植物性饲料 。
2、日喂食量占泥鳅总量的比例分别是3月份为1%,4月份~6月份为4%,7月份~8月份为10%,9月份~10月份为4% 。
3、饵料必须坚持四定 。定位:在池内设置饵台,把饵料放在饵台上 。定时:每天上午9点左右投入饵料定质 。定质:饵料要新鲜、卫生、适口 。定量:不腐烂发霉,投入饵料后2小时~3小时吃完比较好,如果3小时后还有剩下的饵料,泥鳅有可能被胀死 。
【庭院泥鳅养殖技术,注意勤注新水】4、每年秋冬季节,水温下降到8℃时,泥鳅即进入冬眠期,在此期间保持池水深度80厘米~90厘米,在池周围投入适量的猪、牛粪等有机肥料,既可以肥水还能发酵增温,有利于泥鳅安全越冬 。
五、适时换水
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池水水质的变化,一般水质最好是黄色或茶褐色 。如果发现泥鳅从水面上跳出来,说明池水过肥,水中缺氧,应立即放弃老水,注入新水 。特别是在闷热或者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加氧气 。有条件的人也可以设置增氧机增氧,防止泥鳅死亡 。
六、防治病害
1、常见病害有水霉病和腐鳍病 。可用10微克~15微克/毫升抗菌素溶液浸泡在10分钟的病鳅中,或者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洒在整个池塘里 。
2、泥鳅常见的寄生虫有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等 。这些寄生虫寄生在泥鳅幼苗上会导致泥鳅死亡,病鱼体会出现体表粘液增多、离群独游,漂浮水面,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 。此时,病鱼应及时检查体表粘液,在低倍镜视野下观察约50个车轮虫或杯体虫,可以用0.7毫克/升硫酸铜池中喷洒 。如果只有3个~5个三代虫可以在0.5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喷洒 。
- 中华沙鳅养殖技术,注意定期更换水
- 泥鳅离开水用什么呼吸
- 泥鳅煮多久杀死寄生虫
- 莲藕田泥鳅养殖技术,注意施用肥水
- 房顶养殖泥鳅技术,使用药剂喷洒进行病害防治
- 四种泥鳅的暂养方法,详细介绍
- 农村房顶养殖泥鳅关键技术,详细介绍
- 水泥池养殖泥鳅常见误区,详细介绍
-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场地的建设
- 泥鳅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繁殖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