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用笔之法,先急廻后疾下,如鹰望鹏逝 。”讲笔法最早的是秦丞相李斯 。李斯说:“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元代赵孟頫所谓:“文章精到尚可改饰,字画落笔,更不容加工,求以益之,适以坏之 。”正是阐明此意 。到后汉蔡邕的九势说得更为具体,他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有解释藏头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划中行 。”这便是后世“折紁股”、“如壁坼”、“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端若引绳”一类话之祖,也便是观斗蛇而悟笔法的故事的理由 。后世各家卖弄新名词、创新比喻、造新故事,其实都不出老蔡的这八个字 。他又解释护尾说:“划点势尽力收之 。”这又是米老“无往不收,无垂不缩 。”两句名言所本 。蔡邕所谓“藏头护尾”,我觉得篆隶应当如此,楷正用笔也是如此 。这样看来,后世各家的议论,尽管花样翻新,正好比孙悟空,一筋斗十万八千里路,却终于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
元代董元直的《书诀》,集古人成说,罗列甚全,一向公认为书法的最高原则 。现在我摘录其关于笔法者,诸位可作一对比 。
无垂不缩:谓直下笔,即下渡上,至中间垂直,则垂而头圆 。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
无往不收:谓波拨处,即往当缓回,不要一拨便去 。
如折钗股:圆健而不偏斜,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
如壁坼:用笔端正,写字有丝连处,断头起笔,其丝正中,如新泥壁坼缝,尖处在中间,其布置之巧 。
如屋漏痕:写字之点,如空屋漏孔中水滴一点圆,正不见起止之迹 。(云间按:屋漏痕,如屋漏水于壁上之痕,言其痕之委婉圆润,非只言漏水点滴 。)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自然而然,不见起止之迹 。
左欲去吻:左边起笔,不要多嘴 。
右欲去肩:右边转角,不要露肩,古人谓之“暗过” 。
线里藏鍼:力藏在点划之内,外不露圭角 。东坡所谓:“字外出力中藏棱”者也 。
种种说法,无非为伯喈八字下注解 。唐代徐铉工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即此可见其作篆用笔中锋之至 。
从来讲作字,没有不尚力的 。可见这一种力如果外露,便有兵气、江湖气,而失却了士气 。字须外柔内刚,东坡所谓“字外出力”不过是形容多力,不可看误 。米襄阳作努笔,过于鼓努为力,昔贤讥为“仲由未见孔子时习气”,此语可以深味 。书又贵骨肉停匀,肥瘦得中 。否则,与其多肉不如多骨 。卫夫人笔阵图中有几句名言:“下笔点划波掣、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她又解说,心手的缓急、笔意的前后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 。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
现再刺取名家议论录于下:
王僧虔云:“……浆深色浓,万毫齐力,……骨丰肉润,入妙通灵,……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
梁武帝云:“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
虞世南云:“用笔须手腕轻虚,……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
欧阳询云:“每秉笔,必在圆正重气力,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又不可缓,缓则骨痴 。瘦乃戒枯,肥即质浊 。”又云:“肥则为钝,瘦则露骨 。”
- 有关风水 看事朋友圈 风水师的朋友圈
- 风水大师是道教还是佛教 佛教与道教对风水的看法是什么
- 风水上的南北高度是多少
- 鞋放床底下好不好风水 床柜放一堆鞋风水好吗
- 新生儿风水禁忌 风水新生儿出生注意什么
- 房子后面有池塘的风水 村中池塘有什么风水说
- 鞋架可以对着房间门口吗 在房间做个鞋架风水好吗
- 朝门睡觉风水说法是什么
- 长眼法风水准确率 大处着眼风水技法是什么
- 耳房子风水 大耳朵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