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蓑蛾别称袋蛾,为鳞翅目蓑蛾科昆虫 。雄蛾复眼小 。无单眼 。口器退化 。幼虫肥大,胸足和臀足发达,腹足退化呈跖状吸盘 。蓑蛾一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而异,多以幼虫和卵越冬 。蓑蛾幼虫是林木、果树、行道树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常把树叶吃光,在树上挂满蓑囊 。另外,蓑蛾的幼虫还能捕食寄主植物上的蚜虫 。

文章插图
一、蓑蛾
蓑蛾别称袋蛾,为鳞翅目蓑蛾科昆虫,世界性分布,幼虫用丝、枝叶碎屑和其他残屑构成袋状外壳负之而行,并且在其中化蛹,常绿树蓑蛾雌体交配后即死亡,卵留在母体内直到孵出,幼虫破坏树木,特别是常绿树 。
二、形态特征
蓑蛾在世界已知有800种,中国记录20多种,成虫小型的翅展约为8毫米,大型的翅展可达50毫米 。雄蛾复眼小 。无单眼 。口器退化 。翅发达,翅面上有鳞片或只有鳞毛,呈半透明状,翅斑纹简单,颜色暗而不显 。幼虫肥大,胸足和臀足发达,腹足退化呈跖状吸盘 。幼虫吐丝造成各种形状的衰囊,囊上粘附着断枝、残叶、土粒等 。幼虫栖息囊中,行动时伸出头、胸,负囊移动 。
【蓑蛾,附其形态特征】三、生活习性
蓑蛾一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而异,多以幼虫和卵越冬 。洋槐蓑蛾在北京以卵在死的雌蛾腹内越冬 。初龄幼虫性活泼,群集蓑囊表面,吐丝下垂,随风飘散,随后在叶面、树枝上吐丝造囊,藏于其中 。老熟幼虫把囊用丝固定悬挂在植物上,在囊里化蛹 。雄蛾羽化后,从囊下端飞出 。雌蛾羽化后也栖息在囊里,伸出头、胸部等待雄蛾飞来交尾 。雌蛾产卵在囊中或受精卵留在腹中 。每只雌蛾产卵约100~200粒,最多可达3000粒 。
四、危害特征
衰蛾幼虫是林木、果树、行道树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常吃光树叶,在树上挂满蓑囊 。吃完叶子后,还能转移到附近的作物中继续为害,造成果实、种子产量的下降 。蓑蛾食性广泛,如黛蓑蛾能危害柑橘、荔枝、香蕉、龙眼、板栗、咖啡、木棉、枇杷、杧果、樟、相思、黄檀等40余科70多种植物 。幼虫除了吃植物的叶子和嫩枝梢外,还会危害植物的花蕾、花、幼果和果 。此外,蓑蛾的幼虫还可以捕食寄主植物上的蚜虫,如碧皑蓑蛾能捕食蚜虫多种 。
- 灯蛾,附具体介绍
- 工蜂,是什么
- 雄蜂,详细介绍
- 中囊病 中蜂囊状幼虫病,附其防治措施
- 百花粉,附产地分布与形态特征
- 蜂巢蜜的形态特征,附营养价值
- 油菜花粉,附形态特征
- 玉米花粉,附形态特征
- 冬蜜,怎样定义并附其产地分布
- 桉树蜂蜜,附产地分布和形态特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