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再“迷信”低代码

风口不代表技术的未来
近日,一个最新调研报告预测,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低代码应用的领导者,这一结论再次将“低代码”推上了热榜 。

企业不再“迷信”低代码

文章插图

【企业不再“迷信”低代码】11月2日,由Mendix发布的全球低代码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在全球,有77%的受访企业已经在开始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而中国低代码市场呈现高速发展,85%的IT决策者表示正积极拥抱这项技术 。
尽管目前美国仍处于第一的位置,但中国市场有望迅速超越前者,成为低代码应用的领导者 。
此前Gartner也曾预测,2024年应用软件开发活动当中的65%将通过低代码方式完成,同时75%的大型企业将使用至少四种低代码开发工具进行应用开发 。
回望过去一年,低代码开发确实以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了各个行业 。
但低代码的爆红,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和厂商的纷纷入场,这就导致了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差别巨大,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 。
那么,低代码到底是未来之光,还是昙花一现?企业该如何理性看待低代码?
01 低代码“翻红”低代码并非新名词和新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在2020年突然在国内翻红,背后一定有原因 。
一方面,疫情导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被提前 。
在全世界疫情常态化的新局势下,中小企业只有拥抱数字化,实现经营、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才能够降本增效、服务创新,实现新的业绩增长 。
以传统餐饮行业为例,他们需要迅速建立起:在线订餐、客户管理、营销管理、员工办公管理等系统,但是传统的IT开发成本太高、交付周期长,不适合中小企业的敏捷特性 。
另一方面,中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入增长平台期,不能够满足软件服务企业的业绩增长需求,需要开辟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市场,于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被挖掘出来 。
一时间,低代码成为被风口选中的行业,加上资本的涌入,整个行业突然就火爆起来 。
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低/无代码市场规模达19亿元,而到2024年,低代码市场将达到百亿量级 。
通过亿欧智库测算,2020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规模已达到28.5亿元的水平 。
亿欧智库认为,由于低代码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市场渗透率不足1%,因此目前市场规模依旧较小 。
但低代码平台能够助力企业释放真正的能力和价值,因此未来渗透率将高速增长,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2%,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7.7亿元 。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低代码的帷幕才刚刚拉开 。
02 打破低代码“迷信”面对越来越热的低代码应用市场,最底层的应用逻辑却无法回避,这也是企业最关心的一点:能否“降本增效”以及应用场景的限制 。
低代码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降低对开发和运维人员的依赖,让最明晰需求的业务人员去自行搭建,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敏捷能力” 。
这让低代码成为重构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代码在不同企业中模块的覆盖率不同 。
中小企业由于应用复杂度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等原因,95%的应用业务场景均可通过低代码完成 。
同时低代码产品灵活性高,便于企业应用功能拓展,能适应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中频繁的功能迭代需求 。
就目前而言,低代码并不适合用来从0开始构建厚重的企业核心数字化系统,因为受限于模板、生态、可扩展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