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购行为深层次解析
“1个老用户比20个新用户更有价值”是很多运营挂在嘴边的理论 。 可一到真刀真枪做数据分析的时候 , 又变成了让人头大的问题:“复购行为咋分析!”
就算计算出复购率指标 , 除了“要搞高”以外 , 又能干些什么呢?今天系统讲解一下 。
01复购分析的概念通常 , 人们会把把新注册用户首次购物行为 , 称为首购 。 把首购之后的第二次购买行为 , 统称为复购 。
这样在数据上看 , 首购只有一次 , 复购行为可能有很多次 。 因此 , 人们会习惯性的把首购后的复购 , 称为:二次购买率 , 用这个指标考核新用户的质量 。 把二次以后的其他复购行为 , 归于常规运营范畴(如下图) 。

文章插图
02三种常规方法在常规运营中 , 又有几种常见的做法 。
第一种:每月追指标 。
比如很多公司 , 会把“月有消费用户”作为运营部门的考核指标 。 月有消费用户=当月产生购买的新用户+上个月老用户在本月消费 。 因此运营部门会在每月追踪“有多少上个月老用户复购” 。 对应的运营手段 , 则是在每个月搞主题活动 , 促成消费 。 月底如果指标不达标 , 就突击发一些券 。
第二种:定期追指标 。
用户太久不来消费就可能流失 , 这个道理不用分析 , 是个人都知道 。 因此衍生了一个做法:计算用户最近一次消费距今时间 , 如果发现用户已经距今7天/30天/60天/90天没有复购 , 则直接开展唤醒动作 , 优惠券发起来!
【用户复购行为,该如何分析】

文章插图
第三种:找魔法数字 。
忠诚用户的复购频率会比普通用户高 , 这个道理也是不用分析 , 是个人都知道 。 于是 , 有一些数据分析师/运营 , 会去找这个魔法数字:用户复购X次以后 , 累计消费与复购率明显高于其他用户(如下图) 。
比如发现用户复购4次以后 , 再进行复购的概率与累计消费都明显高于其他用户 。 运营便很有动力围绕这个“4次”做文章 , 通过会员奖励/连续推券/积分等手段 , 鼓励用户做到这个“4次复购” 。

文章插图
这些都是运营的常用手段 。 但是这么干经常导致一个问题:奖励投入多大 , 成本爆炸 。 源源不断地投券 , 很容易导致用户薅羊毛上瘾 。 甚至有人专门注册几个微信号 , 然后等到每个号都进入“唤醒状态”拿到券再来买(是滴 , 我自己都这么干 , 推荐下中国移动的和多号业务哦 , 很好用) 。
那么 , 复购分析 , 是否有更好的做法呢?
03深层次地看复购逻辑如果想让用户多掏钱 , 少薅羊毛 , 就一定得找到除了优惠以外其他的吸引点 , 杜绝无节操无底线地发券 。 实际上 , 促成用户复购的除了“便宜”这一个点 , 常见的原因 , 还有:
1、一站式服务:不需要跑很多地方 , 一个地方全都采购齐了
2、品牌忠诚:对某个牌子很忠诚 , 一直会购买
- 为用户严选好商家“真快乐”APP大牌好物真低价
- 极氪打响「用户服务」突围战
- 小米“手机xAIoT”战略新里程碑 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5亿
- 小米12系列爆料汇总:多项变化来袭,或让用户没有料到!
- 如何纠正小狗的毁坏个人行为
- 小米Q3财报解读:MIUI月活用户突破5亿,高端手机新增用户是亮点
- 快手求“快”:用户止跌回升,净亏损同比扩大4倍
- 抖音针对直播间不当行为治理专项
- 真香实锤,史上最保值iPhone诞生:首发用户赚了
- 妥善处理新老用户犬关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