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钱生意”成就两位十亿富豪,一次性手套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二 )


值得注意,靠着每只卖约1毛钱且仅赚1分钱的一次性医用手套生意,借由疫情出现两位十亿富豪 。 蓝帆医疗的实控人李振平、英科医疗的实控人刘方毅分别以40亿元和125亿元出现在最新胡润百豪榜上 。
如今行业的景气度依然很高,但其波动性很大,可谓契机与风险并存,短期内股价均承压 。 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虽来自同一个城市,但其发展轨迹却大相径庭,短兵相接中谁执牛耳?
同样的都是做一次性手套,谁的手套“含量”更高?就主营业务的占比情况来看,截至2020年年底,英科医疗的医疗防护类占比97.22%;蓝帆医疗的健康防护手套占比85.81% 。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疫情爆发之前,英科医疗的股价正值最低价6.57元/股(2019年8月9日),自2020年以来公司的股价快速走高,到2021年1月25日升至196.07元/股(彼时市值为1021亿元),但随后便开启下跌模式 。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2020年1月2日截至11月19日期间,公司的股价涨幅超665%,而市值却较于最高的1021亿蒸发超700亿 。
而蓝帆医疗的股价涨幅逊色得多,在疫情爆发之前,公司的股价大约处在12元/股左右,自2020年以来公司的股价进入缓慢增长,到2020年7月14日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价37.65元/股(彼时市值为365亿元),随后也开启缓慢下跌态势 。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2020年1月2日截至11月19日期间,公司的股价涨幅仅为27.24%,其市值较去年最高的365亿减少200多亿 。
截至2021年11月22日收盘,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的股价分别报收于54.64元和14.94元,市值分别为300亿元和150亿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2倍和4.6倍 。

“1分钱生意”成就两位十亿富豪,一次性手套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文章插图
“1分钱生意”成就两位十亿富豪,一次性手套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文章插图

从业绩层面来看,在2020年一季度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的业绩相差不已,但从去年二季度开始,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差距 。 相较而言,英科医疗的业绩增长迅猛,而蓝帆医疗则是参差不齐,甚至还在去年四季报和今年三季报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
就最新的财报数据对比来看,英科医疗更胜一筹 。 具体来看,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英科医疗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增长超58% 。 而第三季度营收29.72亿元,同比下滑34%;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滑57%;
再看蓝帆医疗,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6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上升81% 。 可具体来看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其营业收入为14亿元,同比下滑42%,归母净利润则亏损2291万元,同比下滑102%
同样都被称为“一次性手套巨头”、“手套茅”,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这实际上与两家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对比来看,英科医疗发展势头的“猛劲儿”更足些,也继续将在一次性手套领域深耕 。 甚至还将目光转向世界,想站在更远的舞台上 。 此前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在2022年年化产能超过1200亿只,2025年年化产能超过3000亿只,目标是将其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30% 。 英科医疗的高管还曾透露,公司不仅要做国内龙头,还要做世界龙头 。
而蓝帆医疗则不一样,公司明确转型升级,不再追求手套行业的产能规模第一,而已将目光转移到高值耗材赛道 。 日前,蓝帆医疗宣布对旗下心脑血管事业部全部子公司和业务主体进行内部重组,从股权架构和管理架构上实现冠脉业务和结构性心脏病业务的完全融合 。 这次内部重组后,CBCHII将作为蓝帆医疗心脑血管高值耗材业务的持股平台持有相关主体,明确为上市公司心脑血管事业部的控股公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