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对准90后市场,90后群体有哪些消费特点?

“90后”,比80后更善于表达自己

创业对准90后市场,90后群体有哪些消费特点?

文章插图
“90后”不同于其他时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我的觉醒,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想法,较少考虑别人的看法 。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群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单一的社会评价对于鲜活生动的‘90后’确实显得有些乏力,其实拒绝标签化就是他们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 。”CMI校园营销研究院院长沈虹表示 。
因此,“90后”作为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有个性,与其他几代人相比,他们的个性是突出和鲜活的,从每个个体角度看,他们的个性是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而“90后”的群体自己对个性的理解则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特色,异质思维和多元化表达就是他们个性之一,但他们不会因为多元而冲突,因为不同而对抗 。
通过对“90后”学生群体的调查,其实“90后”群体多数对自己有明确的规划,生活态度也是积极乐观的 。
“我们觉得‘90后’不同于其他时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我的觉醒,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想法,较少考虑别人的看法;他们更倾向于个人的社会价值只是个人价值的一部分;他们更善于表现和表达自己 。”沈虹说 。
其实“90后”只是比80后更善于表达自己,他们更加热衷于借助互联网工具上传照片、视频、日志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当然,当下流行的“恶搞”也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恶搞学校、老师、电视剧、电影,这显示出他们新奇思想比较突出 。
消费:囊中羞涩,敢于尝鲜
年轻人虽然很敢于花钱,敢于超前消费,但是也表现出精明实在的消费行为,这是商家不能忽视的 。
“买东西的时候我会先看价格,或者是不是mingpai ,如果价格合理,又是mingpai 的话,我当然会买,如果是mingpai ,超出我的消费能力的话,我基本就会放弃了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陈同学的观点似乎最符合“90后”学生的消费观 。
“90后”的学生群体,尽管和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经济条件普遍比较优越,但是毕竟没有收入或者刚刚步入社会,消费还是受到比较大的局限 。例如,“90后”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还是以500~800元居多,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学生的生活费1000元以上的比例更高一些,但高于1500元一个月的比例比较低 。
“90后”大学生毕竟生活在校园,消费无非就是吃、穿、用、玩,日常消费主要包括食品、服饰、护肤品、数码产品,另外休闲娱乐消费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但最大的开支还是吃,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吃喝的消费超过50%,这主要包括吃饭的花费、偶尔聚餐和零食的消费 。
相比之下,数码产品这些引领潮流的产品更能吸引“90后”,尽管他们未必买得起,但是对这类产品却会保持高度的关注,而且在同龄人容易引起攀比和互相影响 。不过,大学生对服饰的购买不像想象得那么高,很多人表示一个季度或者一个学期才买一次 。
受制于生活费的限制,“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可谓在理性与自我之间痛苦地摇摆,一方面,多数学生还是囊中羞涩,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需要很理性地规划和计划;但在日常消费中,“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消费中更强调自我,通过消费来满足自我 。
“年轻人虽然很敢于花钱,敢于超前消费,但是也表现出精明实在的消费行为,这是商家不能忽视的 。”年轻人营销机构总裁陈亮评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