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出圈,全靠“battle”( 四 )


不仅是慢综艺 , 在圈层综艺成为市场主流的情况下 , 话题性、对抗性不强的小众综艺更是难以出头 。
脱口秀演员皮球表示:“除了《脱口秀大会》外 , 笑果文化当时在腾讯视频还有一个脱口秀专场综艺叫《笑场》 , 但上线后反响并不太好 。 同样是综艺脱口秀 , 《脱口秀大会》改版成了比赛battle的形式后 , 反响大好 。 显而易见 , 观众还是更喜欢看这种以赛制为基础的脱口秀演绎 。 ”
同向对比 , 近两年的《戏剧新生活》《朋友请听好》等节目 , 虽然在豆瓣上评分远高于大部分综N代 , 但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受众窄、话题少、播放量不高的问题 。
此外 , 导致口碑圈层综艺难以破圈的原因 , 一方面在于市场过小 , 或是内容的综艺化呈现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于节目的话题性较弱 , 无法吸引圈层外用户 。
就比如今年开始炒得火热的剧本杀综艺 , 除了《萌探探探案》背靠众多明星大咖嘉宾等顶级资源 , 以及非典型剧本杀的游戏设计降低了门槛 , 最终收视还不错外 , 《奇异剧本鲨》《最后的赢家》播放和话题表现都没有达到预期 。
谭震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 , 概括了一套自己的圈层综艺制作前提准则:“一是圈层市场够不够大;二是圈层的顶级核心资源在不在手;三是内容是否合适做综艺化呈现;四是节目做完后要有出口 , 能否打造衍生产业 。 ”他认为 , 掌握了这四点 , 至少可以保证做出来的内容不会表现太差 。
此外 , 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 , 以及“综N代”新鲜感的消失 , 不少曾经属于国民IP的综艺尤其是台综也逐渐式微 。 云合数据显示 , 2021年Q3全网电视综艺累计正片有效播放量33亿 , 同比下滑28% 。 嘉宾内容大幅“换血”改版 , 这让不少“综N代”劝退了大量老粉 。
小尹也表示 , “《跑男》《极挑》等‘综N代’的嘉宾大换血后 , 内容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 让我完全丧失了观看兴趣 。 ”综艺爱好者小葛也认同这种观点 , “我一直有追《奇葩说》《极挑》《跑男》等‘综N代’ , 但是现在节目越做越无聊 , 比如《奇葩说》失去了先锋性辩题、《极挑》《跑男》后面的形式也越发平淡 , 我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看了 。 ”
慕慕告诉燃财经:“《跑男》《极挑》等节目借助改变自身内容的形式进行创新 , 但其实对观众来说并没有很大吸引力 。 因为首先节目制作方并没有从本质上去改变节目 , 它的内容模式还是原有的;其次 , 节目的核心优点被删改了 , 比如《跑男》的‘撕名牌’ , 《极挑》的‘不守规则’等 , 都改成了比较平和的游戏内容 , 这就很难吸引到受众 。 ”
年轻人慢不下来综艺的“求快” , 与整个市场的“浮躁”状态也息息相关 。
一方面 , 越来越卷的工作生活 , 让观众“慢不下来” 。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 , 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 , 近四成00后选择倍速观看网络视频节目 , 大部分人选择倍速是为了提高效率 , 跳过拖沓剧情 。 可以说 , 倍速与当代社会普遍的“时间焦虑”息息相关 , “倍速观看”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