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如今的消费者早就不吃江小白营销那一套了 , 他们还表示:“江小白搞营销不如踏实搞好产品” 。
江小白是白酒行业内第一个致力于打造放松的青年文化、提倡轻松饮酒文化理念的品牌 , 早些年 , 凭借个性化文案、打造出的新型消费场景 , 江小白快速出圈 , 更被誉为“白酒营销天花板” 。

文章插图
“我是江小白 , 生活很简单”的品牌理念言简意赅;火爆单品——“表达瓶”的推出 , 基于“我有一瓶酒 , 有话对你说”的情绪表达 , 触达消费场景 。

文章插图
相较于传统白酒品牌的线上、线下、电视广告等传统推广方式 , 江小白作为新消费品牌 , 另辟蹊径 。 当然 , 江小白的营销费用远高于传统白酒厂商 , 10%的营销费用占比远超汾酒、牛栏山等品牌 。
05年轻人的酒 , 还是江小白吗?
2012年(江小白诞生)到2022年(白酒“新国标”实施) , 白酒行业进入品质消费时代 , 江小白似乎还在等待下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 但下一个十年又该如何走呢?

文章插图
从未来的3-5年来看 ,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显示 , 预计2025年 , 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9500亿元 , 增长62.8% , 年均递增10.2%;实现利润2700亿元 , 增长70.3% , 年均递增11.2% 。
白酒“新国标”发布 , 调香白酒被剔除 , 这意味着白酒产量在未来的3-5年内将大幅走低 。 销售走高产量走低 , 说明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向一线品牌聚集 。
国内的高端市场(>600元)与次高端市场(300-600元)的垄断格局越发明显 。
从当前来看 , 主要品牌稳定 , 前3名品牌的行业集中率分别达到94%和40% , 市场格局很难有大的变化 。
国内的白酒中低端市场存在无限机会 。
中端市场(100-300元)和低端市场(<100元)所占份额之和超过76% , 前3名集中率过低(中端市场6% , 低端市场5%) , 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 市场存在极大变数 , 江小白和其他白酒新品牌仍有机会成为中低端市场的领导品牌 。
江小白的优势在于 , 相比于传统白酒厂商 , 它已经在率先探索“出海”道路 。 主力单品表达瓶S100和Se100有意识的参加国际烈酒赛事 , 获得国际市场 , 尤其是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的认可 。 未来 , 江小白存在较大的出口市场空间 。
但在白酒行业里 , 10年量级的 , 除了江小白以外 , 还有青青稞酒 , 近两年则诞生了观云、光良、三两酒、开山等白酒新品牌 , 作为一个10岁的“小学生” , 江小白如何抵御白酒赛道新老品牌“夹击”?
从纯粮酒的角度来看 , 白酒“新国标”发布 , 对江小白的产品销售并无多大影响 , 江小白仍旧是“江小白” 。 然而 , “新国标”影响的是中低端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 , 将加剧中低端白酒的竞争 , 优质平价的老牌品牌和产品更容易脱颖而出 。
次高端市场和高端市场成熟度很高 , 显然 , 没有江小白入驻的空间 。
陶石泉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 , 他在2020年获得C轮融资后表示 , 江小白致力于长期打造优质平价的“国民高端口粮酒” 。 这里的“高端”并非指价格昂贵 , 而是兼具高品质、高品牌知名度与高消费频次 。
- 万合天宜距离“扬名立万”还有多远?
- 腾讯公开“AR特效渲染方法”专利
- 美银证券重申阿里健康“买入”评级目标价降至15.5港元
- 怎样与自身的小狗“闲聊”
- 中医概念的“补肾”能不能瘦身?
- 浙江发现一户人家的装修,那叫一个“精致”,拍照给大伙看看
- 瑞信:维持阿里健康“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11港元
- 小米“数据传输结构”相关专利获授权
- “女装大佬”SHEIN进军男装市场,阿里和字节跳动都慌了?
- 新妈妈“喝凉水也长肉”?产后瘦身有哪些要注意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