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价格战中短期放缓 , “政策底”与“市场底”形成共振 。
快递价格战中短期放缓 , “政策底”与“市场底”形成共振 。
2007-2020年 , 快递行业业务量从12亿件增至833.6亿件/年;13年时间近70倍规模扩张 , 复合增速近40% , 呈现了高景气;快递行业收入规模从300亿元提升至 8795亿元 , 规模约25倍扩张 , 复合增速近30% , 低于业务量增速 。
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业务量767.7亿件 , 同比增长36.7%;收入7430.8亿元 , 同比增长21.8%;票均收入9.68元 , 同比降10.9% 。
根据测算 , 单票收入从2007年的28.5元 , 降至2020年的0.6元 , 降幅63% 。 降幅中有动能切换的因素(商务件转向电商件 , 定价显著差异) , 有规模效应推动成本下行的因素 , 亦有价格竞争从良性到恶性的因素等 。
“价格战”影响的不仅是上市公司利润水平 , 也会影响全网生态 。 当末端网点到快递小哥的派费不断“被下调” , 难以保障快递服务质量 , 超过300万的快递从业人员 , 也需要得到必要的保障 。

文章插图
放眼当下国内快递市场 , 价格手段正在逐渐失灵 。 以百世为例 , 二季度单票收入降幅最大 , 可比口径下单票收入最低 。 二季度百世市场份额8.4% , 同比20Q2下降2.3个百分点 。 较2020年末来看 , 百世下降2个百分点 , 中通提升0.6、韵达持平 , 圆通提升0.3 , 申通下降0.8个百分点 。
百世业务量增速明显低于价格降幅 , 导致百世快递收入Q2出现下滑17% 。 2020年前 , 百世的价格策略可以撬动业务量增速超越行业;2020年一季度后 , 公司单票收入进一步下探 , 但业务量增速却不断低于行业 。
极兔看重了百世什么?长期看 , 行业真正结束恶性价格竞争 , 还是要回归格局的真正优化 , 即达到相对均衡状态 , 各家公司均难以通过价格手段抢到有价值的业务增量(而非纯粹牺牲利润) 。
这条均衡之路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行业整合 , 龙头玩家减少;其二是电商格局均衡带来电商+快递的格局实现均衡 。
【极兔整合百世面临哪些挑战?2022年快递市场机遇何在?】

文章插图
极兔收购百世中国快递业务 , 对于国内电商快递而言 , 是行业整合的重要事件 , 也是龙头玩家出现了减少 , 意味着博弈角色少了一个 。 但 , 却并不意味着产能的完全退出 。 如何理解极兔收购的意义?
极兔看中了百世什么?规模——规模效应——时间效率 。
首先是规模 。 静态看 , 极兔+百世的份额简单相加将有望进入行业前三 。 我们以21Q2各公司份额看 , 假设Q2极兔份额在7% , 则极兔+百世的简单相加份额达到15.4% , 仅落后于行业第三的圆通0.1个百分点;而我们预计 , Q3极兔份额在 7-8%之间 , 较Q2有一定小幅提升 。
其次 , 规模是规模效应的基础 。 快递是具备规模效应 , 并且有显著学习效应的行业 。 我们此前报告分析过 , 后来者的单票成本在一定阶段内会呈现更为明显的降幅 ,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 , 业务量增长导致的成本下降;其二 , 强学习效应导致成本曲线下移 。
第三 , 时间效率 。 国内基本盘大幅提升+间接接入阿里平台 , 收购方式显著提升时间效率 。 极兔要打通中国-东南亚全链路的目标 , 在国内市场需要拿下日均3000-4000万 , 也意味着其占拼多多业务量占比达到3-4成左右 。
电商快递整合的难题由于网络的高度重合性 , 电商快递之间如果存在整合的可能性 , 要达到预期效果 , 是要伴随至少部分产能的退出 。
- 极兔速递申请多个“即兔”商标
- 极兔快跑:8个月融资超45亿美元
- 今日盘点:消息称极兔速递获新一轮25亿美元融资腾讯参投
- 是什么撑起了极兔快递近200亿美元的估值?
- 极兔回应再获25亿美元融资:不予置评
- 消息称极兔速递香港IPO前再融资25亿美元腾讯参投
- 亚马逊增值税整合服务怎么样?有何优势?
- 整合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整合营销策略是什么
- 资源整合四个原则 整合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 极兔快递如何通过手机号查快递 如何通过手机号查快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