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发布效果未及市场预期,长安汽车中高端自主品牌何时破冰?

受新车型发布效果不及预期影响, 自11月15日开始, 长安汽车的股价明显下跌 。
一个新的汽车品牌或者一款新车型发布, 对车企来说本是丰富公司产品定位、提振公司股价的好机会 。 不过, 如果前期市场对该品牌与该车型抱有巨大期望, 但发布后的效果和认可程度不尽如人意, 反而可能使公司的股价承压 。
2021年11月, 在上海,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 000625.SZ)参股的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阿维塔科技”)正式发布了旗下的第一款车型——阿维塔11 。 该车型由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 300750.SZ)共同打造, 对外宣称的0-100km/h加速时间小于4秒, 续航更是达到了700KM, 并搭载有华为智能座舱系统, 其外形设计也非常有科技感 。

新车发布效果未及市场预期,长安汽车中高端自主品牌何时破冰?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但该车型发布后, 市场却并不看好 。 一方面因该车型意义不明的命名;另一方面在发布时, 该车型也未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使其与定位高端豪华或者青年运动风的车型相比, 略显平庸 。 此外, 该车型的车灯设计也引发较大争议, 很多网友评论称该车型的车灯有点像“眯眯眼” 。 在目前汽车市场各个价位车型都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车型是否符合大众审美也成为该款车型能否畅销的一个重要因素 。
相对应的是, 自今年11月15日起, 长安汽车的股价大幅下滑 。 截至11月30日, 其股价报收17.37元/股, 较新车发布前的收盘价21.66元/股下跌19.81%, 当前东方财富显示的动态市盈率为33.2倍 。
一波三折的阿维塔作为国内拥有悠久历史的整车厂之一, 长安汽车可谓市场知名品牌, 不过, 或因市场格局、产业链分布等问题, 在燃油车领域顺风顺水、成功创立多个自主品牌的长安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却不尽如人意 。 虽然长安汽车推出了部分车型的电动版和逸动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整体上公司在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远落后于北汽、上汽等头部车企 。
改变发生在2017年4月, 长安汽车与当时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签署了战略协议, 并成立合资公司 。 彼时, 长安汽车称, 此次与蔚来汽车合作, 不仅标志着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也再次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 。 未来, 长安汽车将以最具前沿的科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汽车和智能、舒适的体验, 开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活 。
不过, 长安汽车与蔚来的合作难言顺利, 到今年阿维塔11上线, 长安蔚来未有车型推出 。 2020年长安汽车还收购了蔚来持有的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安蔚来”)的部分股权, 将公司由联营公司变为子公司, 此后又为长安蔚来引入了新的投资人 。
2021年5月, 长安汽车在寻得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后, 正式将长安蔚来更名为阿维塔科技 。 根据公告, 阿维塔科技将完全市场化运作, 独立经营, 独立发展, 与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携手共创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 打造丰富的智能汽车产品系列, 构建“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
市场对阿维塔科技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也给予厚望 。 公告发布后的次日即5月21日, 长安汽车的股价就上涨了8.55%, 此后股价一路上扬, 最高时上涨到了23.66元/股 。
然而, 阿维塔科技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发布后, 市场针对这款车型, 却出现了较大争议 。 一方面, 阿维塔的外文名在市场上就产生了一些异议;随着群众对中国制造信赖程度的提升, 目前主流的车企都偏爱给车型取中文名字, 如上汽旗下的荣威、飞凡, 比亚迪旗下的王朝系列, 乃至于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都以中文命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