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 , 一旦推荐流全量开放 。 为了防止信息流过于庞杂 , 可能订阅号内部还会出现新的分区 , 比如推荐、关注、视频 , 视频号、看一看与订阅号会越来越融合 。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 , 表明微信内部的内容生产生态 , 又真正地再次繁荣 。
张小龙曾说:“视频化表达 , 可能会是下一个10年内容领域的主体 。 一个好的平台 , 应该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 ”

文章插图
自然 , 无论是知乎还是微信订阅号 , 都不会随便放弃图文内容 。
但评判图文与视频更有价值的标准 , 仍然离不开“商业化的成功可能” 。 特别是 , 在今年互联网广告业务普遍下行、流量红利增长乏力的趋势下 , 内容平台的选择 , 也会越来越显得务实而冷酷 。
03 算法洪流中 , 是进是退?社区创建者 , 一开始多少都会带点理想主义 。
但商业世界的客观性 , 往往会远离初心的主观渴望 。
比如小众互联网社交APP即刻 , 其官方曾在评论区说到:“大家放心 , 即刻既不会做社交也不会做社区 。 即刻有很明确的发展方向 。 ”

文章插图
承诺很快随风而去 , 现在社区社交化已经成为即刻运营的重心 。 这段话 , 也成为社区内流传的“圣 经” 。
曾几何时 , 知乎CEO周源在回答中 , 对于知乎改版的用户回复 , 如此重视 。
曾几何时 , 张小龙的理想是消除中介 , 搭建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统 。

文章插图
但架不住 , 算法时代的内容工业化进程 , 以其无可匹敌的工具理性 , 不断刷新人们的消费欲望 , 并碾压过一切曾经存在的社交图谱 。
在最开始的社交产品中 , 人们获得的仅仅是联络物理空间中 , 为数不多的熟识对象的通讯工具 , 也就是电话 。 我们的联络人是创作者 , 也是我们的受众 , 我们本身亦是如此 。
这个时候的内容生产 , 匮乏、单薄、局限于周边世界的信息和社交等基础满足层面 , 就像“鸡犬相闻”的田野 。
到了应用时代 , 流量的存量空间和流动层次一下子变得无穷尽的宽广 。 每个社交社区平台 , 对于用户而言如同一方土地的首领 , 它们掌握着这块土地上“流量如何流动 , 以及你如何在流量中存在”的定义权 。
但一旦应用里的内容生产过于膨胀 , 平台就很难直接与用户建立相关性 。
换言之 , 当流量部落成长为了邦国 , 平台管理、引导的运营成本不断增长 , 使得平台不得不持续地扶持代理人来协助调配生产与服务社区受众 。
这类代理人的角色 , 通常被称为KOL、大V、UP主或者其他表明创作者的特殊标识 。
尽管创作者一般不对平台负有过多的承诺和义务 , 但在“流量存续”体系中 , 他们显然会与平台构成一定的“分封性” 。 他们的流量来源是平台分配制度下的产物 , 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吸引受众的结果 。
从而 , 这类创作者帮助平台完成了原始积累的繁荣 , 并享受着“关注数”低流动性的待遇 , 这实质上在平台内部形成了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流量领地” 。
于是这些具有领主地位的创作者 , 可以更自由地略过平台 , 从用户那里收取互动反馈、社区影响力、变现资源等一系列心理上、物质上的“流量税赋” 。

文章插图
- 微信查询加的好友日期? 微信怎么看什么时候加的好友
- 微信注册频繁要等多久? 微信加群操作太频繁怎么办
- 被李佳琦种草,戚薇、欧阳娜娜等狂推的一些明星产品真的好用吗?
- 2022年中考实验操作、信息技术、艺术学科考试时间公布
- 女55岁,晚上、中午都失眠,有什么食疗的方法或其它方法?
- 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可以当作证据使用,是真的咩?
- 用乌龙茶、决明子、山楂、茯苓、紫苏、荷叶如何做减肥茶?
- 上身瘦,但是胸大,胯大、大腿粗怎么搭配衣服?
- 华为、苹果,为何“盯”上二手机?
- 湿法地暖做回填,怎么预防地坪开裂、翻砂,常见问题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