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愿意吃德克士?( 二 )


最终 , 在高企的成本压力下 , 德克士逐渐开始从一线城市撤离 。 当时媒体报道称 , 关店剩下的大批生产设备 , 堆满了位于广州的仓库 。 截至1997年当年 , 收缩后的德克士在全国仅余9家子公司、43家直营门店 。
1997年之后 , 德克士进入蛰伏阶段 , 退而求其次 , 选择避免与两大巨头正面抗衡 ,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错位竞争 , 主动下沉到攀枝花等三四线城市 。 不过 , 这并不意味着德克士就此放弃了对一线城市的执念 。

谁还愿意吃德克士?

文章插图

图源:德克士官微
2005年 , 德克士卷土重来 , 聚焦北京和上海重点发展 。 在北京东三环富力城首店 , 德克士第四代餐厅引用了当时正风行欧美的休闲简约装修风格 , 每种餐品更是精选了各国知名菜式 , 如照烧鸡肉饭、鸡排大亨和奶酪等 。
德克士官方规划与设想中 , 预计到2008年 , 北京和上海各自有60—70家门店 。 当时 , 麦当劳在北京有93家店 , 肯德基则有130家 。 以二者当时的开店速度 , 德克士2008年的市场份额在15%以上 。
可后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 历经三年发展到2007年5月 , 德克士再次因为租金压力和盈利问题 , 关闭了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 , 再一次从一线城市撤离 。
此后 , 门店突破2000家的2013年 , 德克士第三次重返一线 。 同期 , 麦当劳出于战略发展 , 开始寻求买家出售国内特许经营权 。 德克士或看中这一点 , 试图趁机布局一线城市 , 取代发展陷入劣势的麦当劳 。
此番尝试中 , 德克士将更多门店布局在了铁路、长途客运站、机场等地点 。 之后 , 德克士更是加大力度 。 2016年 , 推出第五代餐厅“舒食店”;2017年 , 在上海试水了无人智慧餐厅“未来店”;2019年 , 德克士放弃了门店堂食 , 直接以外卖档口的形式奇袭北京市场 。
如今进进退退 , 发展到第七年 , 德克士在北京的门店仍然不到30家 。 曾经寄予一定厚望的精选店也再一次闭店告终 。 眼下 , 德克士在北京的门店总数 , 仍然不及肯麦的十分之一 。 这显然难言成功 。
断裂的推新和营销德克士在近几年来 , 一直在向年轻化方向尝试和努力 。 无论是签约贾玲进行代言 , 还是开设“新舒食概念店”、“无人智慧餐厅”等 , 这一切都是为了抓住年轻群体的心 。 但在很多人眼中 , 这些仅是一种表面升级 。
大多数人对德克士的吐槽都是“无创新”“老三样”“没变化” , 其最突出的产品一直都是手枪腿 , 甚至部分消费者认为德克士能点的也就那几样 , 有麦当劳和肯德基 , 就不会买德克士 。
德克士官方信息显示 , 目前德克士的“经典餐食”主要为炸鸡、米饭、卷、汉堡、小食、甜品、饮料等系列 。 大众点评额“网友推荐菜” , 除了脆皮手枪腿、脆皮炸鸡等菜品评价数量较多之外 , 其它品类少有点评内容 。 很大程度上 , 这与德克士的客群比较固定 , 对新品的要求并不强烈有关 。
德克士首席市场营销官曾公开对外表示 , 德克士不会盲目加菜单 , 打造已有的核心产品、加强记忆是重点 。
与肯德基每年更新上百款新品相比 , 德克士推新品速度较慢 。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16年 , 肯德基上市过的新品能有150多种 , 涉及油条、豆浆、小龙虾以及麻辣串串等 , 平均每月推出2款新品 。
在供应链以及产品推新等环节上 , 德克士也饱受业内质疑 。 市场中亦有说法称 , “德克士的员工培训存在问题 , 这导致推新速度有一定影响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