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过冬( 二 )


他身边有三五家剧本杀密室门店 , 也在往轰趴馆方向打造 。 梁棵的店关闭后 , 接手的新店家 , 同样计划将其打造为轰趴馆 。
形势的变化让梁棵感到困惑 。 2021年上半年 , 他以为下半年会是行业升级洗牌的时间 , 店家把门店质量、DM (主持人) 服务水平拔高 , 才能存活下来 。 但下半年 , 他想象的升级没有出现 , 没有足够的新玩家进来 , 行业的竞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门店像是在进行军备竞赛” , 他说 , 大家开始寻找除了剧本杀以外的附加值 , 扩充其他类型的玩家来消费 。
第二种方式是加入内卷大军 , 升级装修、降低价格、找发行求购好本 。 但这样又被迫陷入另一种恶性循环 。
在价格方面 , 杨侃提到 , “一些门店缺乏管理 , 抢来了剧本打价格战 , 9.9元就能玩一局 , 这让很多店家深恶痛绝 , 核算完所有的成本 , 不可能赚钱 。 ”
在剧本方面 , 一些店家希望拿到稀缺的剧本来吸引顾客 , 这加速了上游的发行对下游店家的“压榨” 。
剧本杀本子分为盒装本 (售卖不限量) 、城限本 (每座城市数量有限) 、独家本 (每座城市就一家) 三种 , 本子越稀缺 , 对于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 梁棵回忆 , 他曾经为了拿到一个城限本 , 被发行人员暗示要买酒送礼 , 他花了三四百元 , 本来说好会给他授权 , 最后公布结果时才发现被骗了 。
生意难做 , 梁棵没有信心再接着干下去了 。
02玩家为什么不来?没有足够的新人来玩 , 还是跟剧本杀行业的特性有关 。
首先是时间成本 , 相比于一部2小时的电影 , 玩一局剧本杀 , 动辄五六个小时 , 把一部分忙碌的上班族挡在门外 。
其次是用户体验 , 剧本杀内容品牌空然新语CEO任莉告诉深燃 , 和放电影不同 , 在剧本杀里 , 内容和门店两端加在一起 , 才是一次剧本杀的完整体验 。 剧本质量、DM能力、同场其他玩家的配合度 , 三大要素影响着玩家的体验 。
剧本质量方面 , 目前剧本数量膨胀 , 但真正好的剧本跑出来的机会变少 。 剧本杀创作端内容一度稀缺 , 网文作者、影视编剧来分一杯羹 , 甚至很多店家发现开店不赚钱 , 转向了发行 , 自己也创作剧本 , 发行给店家 。
这种B2B的模式里 , 一方面是资源不流通 。 杨侃告诉深燃 , 一些店家之间会以剧本作为“硬通货”来交易 , 这次你给我好本子 , 下次我给你好本子 。 另一方面 , 剧本口碑主要靠业内人士口口相传 , 不少人在利益关联下互相抱团 , 吹捧剧本 。
在DM方面 , 这是因剧本杀兴起的一个新职业 , 剧本杀基于它内容和互动的特质 , 需要相当了解剧本的DM掌控全局 。 行业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DM的重要性 , DM培训班办得如火如荼 , 优秀的DM薪资也有所上涨 。
但行业里 , 真正做到既专业又负责的DM , 数量还是不算多 。 并且微妙的是 , 这个职业薪水不高、工作强度大 , 还需要熬夜 , 难以留下优秀的人才 , DM离职容易带走客流 , 店家也在忌讳DM与玩家私底下的接触 。

剧本杀过冬

文章插图

来源 /pexels
即便有了好的剧本和专业的DM , 玩家状态仍旧是影响游戏体验的不确定因素 。
网络上 , 有大量对同局剧本杀玩家的吐槽 。
“队友比本子更重要!遇见出戏的队友白搭五个小时精力” , 有网友感叹 。 有人遇到的玩家是 , 在寻找凶手时的盘问环节 , 直接站起来要打架 , 表示“最讨厌别人怀疑他” 。 还有玩家提到 , 拼车时等了近两小时 , 终于对方人员到齐 , 结果因为对方带来的人员超标 , “提出让我跳车 , 他们认识的人好一起玩” , 字里行间全是愤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