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合作被骂惨了,我觉得没必要啊


因为一个合作被骂惨了,我觉得没必要啊

文章插图

但是 , 我被部分人质问说:

为什么不推中国樱桃/车厘子?
我们大中国自己的不比国外的香啊?
为什么不支持国货?

把我给问懵了 , 这个季节我们没有樱桃吧……

怕记忆出错 , 我还去检索确认了下:
樱桃和车厘子都属于夏季水果 , 主要成熟时间是在5-6月份 。
车厘子呢 , 我国到了夏季6月初就会成熟上市 , 到了10-11月份 , 南半球正好处在夏季 , 此时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就会成熟 , 陆续开始上市 。

后来我反应过来了 。
我意识到他们想问的其实是:
你推国外的车厘子 , 是不是崇洋媚外?是不是觉得 , 国外的月亮更圆?是不是不爱国?

01 越强盛的国家越开放
对外交流本来是个好事儿啊 。

我们国家生产的东西 , 能够出口 , 能够被国际更多地接纳 , 更多地看到 , 更多地需要 。
这是好事 。
这能够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 能够获得大量的外汇 , 能够助力经济发展 。

我们去进口它国的东西 , 也是好事 。
扩大进口能够倒逼内需的质量提升 , 别人的东西出现得早 , 抢占市场快 , 但我们现在很多的国货品牌也在迎头赶上了;
它还“有利于更好适应国内需求新变化 , 有利于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

货币是流通的 , 经济贸易是互通往来 , 互利共赢的 。
你不可能闭关锁国 。

越强盛的国家越开放 , 越自信的民族越包容 。

我们已经到达新阶段了 , 我们完全不需要通过否定别人、拒绝别人来增加对自己的认可 。

他强任他强 , 清风拂山岗 。
擂台搭起 , 同台竞技呀 , 我们不会输的 。

因为一个合作被骂惨了,我觉得没必要啊

文章插图


02 不要被“封闭”的声音影响了
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网上的声音越来越“封闭”了?

是非判断变得非常绝对 。

封闭到甚至有品牌试图绑架消费者 。

前段时间出了个事 , 一个国产品牌的创始人公开指责香奈儿不当竞争 , 挖走他们家多位一线员工 。
试图把一个“本质上是商业竞争和挖墙脚”的事 , 转化为“爱国”的事 , 让舆论站在自己这边 。

比较热血上头的人 , 可能就往上冲了 , 直接开麦了 , 直接“护犊子”了 。

诉诸情绪而非诉诸理性 , 这特别管用 。
但是 , 很危险 , 很需要警惕 。

好在 , 互联网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 互联网也不乏有思考能力的人 。

后来的舆论主要风向是:

支持国产品牌 , 但是 , 拒绝绑架情怀 。
对方有没有用专利 , 有没有侵权行为?被挖走的员工是核心员工吗 , 是否签了竞业协议 , 是否泄露了商业机密?
谁是谁非 , 支持依法解决 , 赢了我们挺你 , 输了各自安好 。

这才是理性的声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