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不可或缺

公司内部的人员分三类
创业,团队不可或缺
任何一个公司 , 内部人可以分为三类:员工、团队及合伙人 。
公司所有的成员 , 都是员工 。
员工之中 , 直接向一把手汇报的 , 俗称N-1 , 是团队 。
团队之中 , 能够站在公司高度与一把手讨论问题 , 能够独当一面以上 , 并且符合股东标准的 , 是合伙人 , 也称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 所谓能够独当一面以上 , 即能够作为分管领域的最高负责人 , 自己出题自己答题 , 而非要“等将令” 。 股东标准 , 即志同道合、长期互补、尊重规则、真实出资四个原则 。
合伙人之中 , 如果在公司创业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的 , 经创始人确认 , 可以称为联合创始人 。
这三类人 , 各自的角色要区分清楚 , 不能混淆 。 如果让员工当了团队 , 或者让团队成员当了合伙人 , 都会产生麻烦 。 要么是不胜任 , 耽误事情;要么是没有给与对应的待遇 , 导致人才流失 。
团队不可或缺
创业是带领一群人去实现一个愿景 , 当然需要一群人一起努力多年才可能成功 。 所以 , 创业需要一个团队 。
科学研究表明 , 一个人直接管理的幅度以8人为最佳 , 超过8人就需要分层管理 , 但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 我倾向于管理幅度可以扩大到12个人左右 。
合伙人是团队之中能够和你一样站在全局高度思考全局的人 。 所以 , 合伙人一定是团队成员 , 团队成员未必是合伙人 。
任何组织 , 团队都是非常重要的 。 团队也许未必能够做到和一把手对话、一起设计战略 , 但是团队可以帮你一起实施战略 , 而且你必须与团队一起来实施战略 。
这方面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 虽然我也希望能够找到和自己一起设计战略的团队成员 , 但是现实中这种水平的团队成员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 一个企业最难的三件事——找方向、找钱和找人 , 只能靠一把手自己去做 。 尤其是找方向和找钱 , 很难寄希望于别人 。
但是一把手制定了战略之后 , 团队是可以分工去实施战略的 。 没有团队的分工 , 任何战略都是不可能执行到位的 。
最好的团队是彼此可以托付后背的人 。 一群人在荒野上遇到狼群 , 最好的策略是有一个总指挥 , 指挥大家背靠背围成一个圆圈 , 每个人集中全力应付一个方向 , 把后背托付给彼此 , 共同作战 。 哪个方向弱了 , 招呼一声 , 相互补位、共同御敌 , 遇到所有团队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一把手就顶上 。 这是团队的最佳状态 , 即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某个方向上的专家 , 在一把手的领导下 , 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 , 团队成员作为自己方向上的最高负责人、最高责任者 , 各自负责达成自己分管领域的目标 , 从而为总体目标服务 。
有的创业者个人能力很强 , 但就是聚集不起团队 , 这样的创业者是不适合担任一把手的 , 如果强行作为一把手 , 则企业很难成功 。
一个聚集不起团队的创业者 , 要么是做人有问题 , 要么是企业文化或者管理方法有问题 。
柳传志先生曾经说过 , 是否有一个优势互补、紧密配合、把公司当作命根子来做的班子 , 是一个公司成败的关键 。 我认为能否做成大事需要具备三个前提:一是一把手问题 , 有没有一个能力强大的一把手;二是机制问题 , 一把手有没有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利益共享、产权明晰的机制;三是团队问题 , 一把手知道不知道要组建团队以及能不能组建起一支伟大的团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