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直播上线「购物车」,内容平台的尽头是“带货”?


B站直播上线「购物车」,内容平台的尽头是“带货”?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维信工众号 ” 运营研究社 “ , 作者: 丰之余 , 编辑:杨佩汶 , 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
B站直播上线「购物车」,内容平台的尽头是“带货”?

文章插图
B 站 UP 主直播首先宣传
一种声音是 B 站用户担心 B 站会像知乎一样 , 社区持续变味 , 质疑 B 站做的内容初心 。
另一种声音来自媒体 , 聊 ” B 站开始卖流量了 “、” 流量的尽头是带货 “、谈 ” B 站入局直播带货晚了 ” 等一类的话题 。
阅读了相关文章后 , 我发现 , 这些观点有失偏颇、带有 ” 偏见 “ , 对 B 站的业务动作只做了片面的解读 。
B 站入局直播带货?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那这些 ” 偏见 ” 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即忽视了实际业务的流程 , 仅看见 B 站上线新功能 , 便「由果推因」把这当作 B 站确定的战略 , 然后和市场上可能的竞对公司横向纵向对比 , 讨论大厂间的 PK 胜负 。
事实上 , 企业在做新业务时是无法 ” 开天眼 ” 的 , 甚至常常是走一步看一步 。
一个新功能 , 可能只是业务团队的小测试 , 若进展顺利 , 则优化再放大规模;若踩坑了 , 就调整新方向 。
不可否认 , B 站确实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力 , 但其在直播带货上仍处于业务「探索阶段」 , 现在把 “B 站将大力发展直播带货 ” 当成定论 , 还为之过早 。
想要解释这背后的原因 , 需要先聊清楚在直播带货业务上 , B 站面临的处境 。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点:B 站在电商业务上 , 拥有巨大的潜力 。
【B站直播上线「购物车」,内容平台的尽头是“带货”?】有这样几个事实:
第一 , B 站 UP 主 是全网内容平台里 , 专业人设立的最稳的 。
UP 主的个性化人设带来粘性 , 专业带来信任 。
比如 @手工梗 向你推荐 DIY 工具、@何同学 向你推荐数码产品、关注了几年的宠物 UP 主向你推荐猫粮……
这些 UP 主经过多年优质内容的沉淀 , 已经吸引了大批 ” 忠实 ” 粉丝 。
第二 , B 站几乎是亿级 MAU 互联网公司里 , 唯二的还有明显用户增长潜力的公司 , 另一个是小红书 。
第三 , B 站已经是品牌营销链路里的重要一环了:用户被种草(或是主动产生需求)—— B 站 / 小红书搜索测评——淘宝、京东、拼多多下单 。
换句话来说就是 , 现在 B 站只赚品牌宣传一份的钱 , 但如果用户也在 B 站下单 , 那就品效合一 , 至少能多赚一份订单分佣 。
所以不论是直播带货 , 还是短视频带货 , 摆在 B 站面前的有三条路 。
1)外跳——淘宝分销模式
即购买的时候跳转到淘宝店 , 以前的抖音 , 现在的知乎都是采用这个模式 。
这种做法 , 本质上是让 B 站成为淘宝的流量池 , 好处就是商品 SKU 最丰富 , 不用负担供应链 。 坏处是流量外流 , 且大批专业做分销 ” 做号玩家 ” 涌入 , 对社区原生氛围伤害大 。
B站直播上线「购物车」,内容平台的尽头是“带货”?

文章插图

2)不跳转——有赞模式
即开放 API , 用户点击小黄车不跳出 B 站 , 弹出商品小程序节目 。
这就变成 ToB 模式了 , 品牌入驻类似有赞这样的平台 , UP 主可以在站内挂走分销模式带货 。 这样一来 , 流量不会外流 , 不用负担供应链 。
但商品 SKU 没有淘宝丰富 , 不知能否覆盖电竞、国潮、动漫手办、元素服饰等 B 站优势品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