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内容是产业副本的“荆棘王冠”


好内容是产业副本的“荆棘王冠”

文章插图
文 | DataENT 数娱 , 作者|路德 , 编辑|单赢、钢蹦
好内容是产业副本的“荆棘王冠”

文章插图
” 王权没有永恒 “
这是暴雪对自己下的诅咒
动视暴雪公司原本是动视发行和暴雪娱乐两家业内巨头在 2008 年合并而来——
动视是美国著名的游戏开发商和经销商 , 旗下最出名的游戏就是年货《使命召唤》系列;暴雪旗下的游戏则更知名 , 比如《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 & 冰封王座》《魔兽世界》《守望先锋》等 , 每一部对于玩家来说都是划时代之作 。
曾经的王者暴雪何以沦落至此?
回顾暴雪的发展 , 是一个不断在资本运作下 , 合并、拆分又合并的历史 。 暴雪最初在创始人迈克尔 · 莫汉的带领下 , 其制作团队总能够顶住资本的压力 , 尽可能呈现给玩家最精良的作品 。 暴雪甚至可以为一个游戏未达玩家预期 , 将完成度已经很高的项目 , 毅然决然的砍掉 。
极具人文关怀也曾是暴雪的特质 , 为了纪念坚强的抗癌小伙子 ” 曹芝源 “ , 在魔兽世界德拉诺的测试服中添加了 ” 铭文师芝源 “NPC;暴雪也曾在守望先锋的漓江塔地图中 , 加入了见义勇为去世的小伙子 ” 吴宏宇 ” 的雕像 。
洛丹伦的老国王泰瑞纳斯曾说 ” 王权没有永恒 “ , 这句话不仅是对儿子阿尔萨斯的告诫 , 也是暴雪对自己下的诅咒 。
随着创始人离职 , 合并后的动视暴雪画风突变 , 强强联合却导致那个玩家曾经的精神偶像愈发自大 。 当年基于魔兽 3 的地图编辑器产生的 DOTA 地图 , 其制作者 ” 冰蛙 ” 主动上门寻求合作被暴雪娱乐傲慢拒绝 , 后 ” 冰蛙 ” 无奈投靠 V 社 , 最终 V 社让 DOTA 这一游戏火遍全球 。 而《魔兽 3》重制版 , 暴雪明明在嘉年华上放出了精彩的过场 CG , 提高了无数玩家的期待 , 让玩家误以为所有游戏的 CG 都会重新制作一遍 , 结果游戏入手后发现除了人物和建筑建模有变化 , 其他所有都和十几年前的一模一样 。
玩家连连失望的暴雪 , 早不再是当年那个游戏界的屠龙少年 , 已然成为一条贪婪的恶龙 , 吞噬周遭的一切 。
微软买暴雪 , 隔空打 ” 索尼 ”
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的几天后 , 索尼发声希望微软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让旗下的游戏多平台发售 , 显然就是指《使命召唤》系列 。 促成这桩收购交易的 XBOX 负责人菲尔 · 斯宾塞表示自己和团队已经与索尼的高层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交流 , 确保未来双方合作的共识 。
《使命召唤》作为著名北美年货游戏 , 即使新作口碑连续几年下滑销量也能轻松破千万 , 但该款游戏的玩家绝大多数来自于索尼的 PS 端 。 虽然动视暴雪的《使命召唤》系列在 PS 平台上运营还有几年的合约 , 但合约到期后微软是否能保持 ” 开放的心态 ” 还尚待观察 。 既然收购已成事实 , 那么微软手里总会有棋子来敲打索尼 , 这也让索尼不得不防 。
【好内容是产业副本的“荆棘王冠”】索尼的 PS 的初亮相于 1995 年的 E3 游戏展 , 当时美国区负责人斯蒂夫 · 赖斯制造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时刻 , 他上台发言只说了三个单词 “TWO NINE NINE” ( 299 ) , 是 E3 历史上最短的发言 , 却让当下全场观众沸腾——PS1 首发价格 299 美元 , 比当时的任天堂主机便宜 100 美元 , 从销售端索尼胜一筹 。
此后入局者索尼以雄厚的资本和开放的心态吸纳了一大批第三方游戏工作室 。 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和艾尼克斯《勇者斗恶龙》 都是当年日本国民级别的游戏 。 这两款游戏在索尼的资金的支持下纷纷脱离任天堂加入 PS 平台 , 为 PS 破冰开了个好头 。 而来到 PS2 的时代 , 索尼更是进一步与第三方游戏工作室合作 , 让 ” 所有游戏再次集结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