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大蒜、花生,能降血压?做好这些事,血压或能变平稳…( 二 )


04
; ;高血压治疗的五个常见误区

在临床实践中 , 我们发现最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包括以下5个: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 越是年轻高血压患者 , 越要重视自己的未来生命预期 。越早治疗 , 血压越平稳达标 , 预期寿命越长 。
      这也是个有害的观点:专业的角度来说 , 降压不是根本目的 , 降压是为了保护心、脑、肾等重要的器官不会被高血压所损伤 , 避免出现心脏扩大(会进展为心衰)、脑卒中(脑出血、脑缺血)、慢性肾脏病(会进展为肾衰竭)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问题 , 而保持血压的平稳(不是忽高忽低)对于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尤其重要 。
      因此 , 降压药要天天吃 , 维持血压平稳和达标才是最重要的 , 吃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血压忽高忽低 , 危害更大 。
        很多人会被“一分钱一分货”所误导 。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贵的新药吃了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水肿、干咳、高血钾、肌酐升高等)或者降压作用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之前服用过的“老”降压药 , 既能实现血压达标和平稳降压 , 长期吃还没有不舒服或者不耐受的问题 , 那么这个“老药”就更适合您 。
        因此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而不是越贵越好 , 越新越好!
          这种理念也是不理解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导致的 。
          我们有多种机制不同的降压药 , 这些降压药彼此之间也没有“可以继承或交叉的耐药性” 。也就是说 , 如果您对某个最新上市的降压药“耐药”(事实上也不存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耐药”的问题) , 之前的若干不同作用机制的“老药”仍然是有效的 。
          所以 , 选择哪个药物不是按照“新老”的顺序 , 而是根据您合并的不同其它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脑卒中)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优(循证证据)的降压药 。
            这也是个误区 。
            因为每个高血压患者(病因不同 , 遗传和药物耐受性不同)对相同的降压药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既包括疗效不同 , 也包括对这个药物的耐受性(副作用问题)不同 。
            所以 , 不要跟风吃药 , 不要轻信病友的推荐吃药 , 不要跟着广告吃药 。
            【多吃大蒜、花生,能降血压?做好这些事,血压或能变平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