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妆用户定位分析 彩妆市场分析及定位( 四 )


商场增加,渠道扩展
 
改革开放前,在供给短缺的格局下,消费品流通采取的是配给模式,零售产业的发展几 乎是空白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刺激了以百货为主体的零售 业发展,到 80 年代中后期,零售业逐渐实现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仅 1986-1990 年短短 4 年时间,中国新建大型零售商场就相当于前 35 年的总和,商场数 量由 16.4 万家发展到 17.4 万家,从业人数由 109.2 万人增加到 212 万人 。90 年代后,购 物中心的出现加速了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共生,1996 年广州天河城的诞生标志着购物中心 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一批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投资人纷纷开始投资建设购物中心 。多种渠道的出现与发展,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低壁垒的切入点 。
 
外部: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宽,助力外资品牌入驻中国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贸易产品种类还是贸易规模都是极度萎缩的 。如对外 贸易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工业初级产品上,贸易规模不到 300 亿 美元 。针对对外贸易面临的困境,1991 年 1 月 1 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生效,通过增加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进一步下放外贸管 理权、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取消出口商品分类经营规定、调整中国进口商品征税、简 化进口手续等手段为外国商品进口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同时,1979 至 1988 年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 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并通过制定上述法律的实施条例和相关具体规定,建立起 了比较完备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进行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

彩妆用户定位分析 彩妆市场分析及定位

文章插图
 
1.3.2. 拐点二:2015 年后国货彩妆崛起,占领大众市场
 
人:Z 世代崛起 下沉市场消费人群潜能提升
 
人的变化背后是需求端的变化,需求端是消费人群和消费偏好的变化 。整体来看,随着 国家经济增长,国力增强,消费人群的需求特点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国货认可度提 升、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价格敏感度提高等 。
 
1)(按年龄段划分)新消费人群崛起,成为国货消费中坚力量
 
代际更替,以 Z 世代(95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人群崛起 。70-80 后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 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坚力量,他们经历了物质条件的艰苦,消费习惯更为保守 。与 70、80 后不同,新生代是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个性鲜明,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包容化,随着信息爆炸,种草经济崛起,彩妆消费多样化需求加速 。另一方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代人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及对本土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愿意为产品的设计和特色支付溢价 。
彩妆用户定位分析 彩妆市场分析及定位

文章插图
 
2)(按照市场划分)下沉市场基数大,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潜能逐渐提升
 
下沉市场指三线以下城市,我国下沉市场人口基数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70%左右,优质 物质较一线城市缺乏,居民消费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基础建设的完善,农村政策的扶持等,下沉市场正在逐步发展,从宏观层面看,农村居 民人均消费支出提升,增速逐步快于城镇居民 。下沉市场人口特点:大多为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低于一二线城市,保持价格敏感属性,相较于一二线城市而言,生活节奏放慢,有更多闲暇时间,更为热衷短视频娱乐,数据 显示短视频整体行业中下沉市场用户过半,其中抖音平台下沉市场占比 52%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