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南宋诗人汪洋在诗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而其中一首最有名,即“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一道残阳”为题,开篇即以“孤灯独坐”为题以写秋日景物,以残阳铺水中描写秋景 。残阳铺中写人所见,如画如诗;残阳铺中一句诗,如笔 。如画 。秋日之景中,人见人自愁,也正如苏轼题西林壁“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 。此诗意境开阔,画面丰满,情景交融,既有秋日景物,又有秋日诗句;既写秋日景色,又写秋日景物;既写春日景物,又写秋日诗句;既写秋景又写春日之人;既写秋日之人又写秋日之物;既写人与景不相融也不相违……作者以秋日景物和秋后诗句相互映衬和穿插相生关系写出了秋日景物变化万千却又相得益彰之感 。
1、作者为什么用“残阳”来写秋景
汪洋,字元长,号春山子,南宋时期人 。他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陆游、辛弃疾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汪洋也有秋夕怀归江上一诗描绘了一幅秋风送爽、秋高气爽、晚秋高洁的秋日景色图,他还把秋日描写得如同一幅水墨画一样美 。汪洋这首诗第一句“秋夕怀归江上”就写出了秋天的景象;第二句“独坐孤灯”描写出了孤灯独坐时孤灯寂寞之感;第三句“孤灯独坐”以写秋日之景;第四句“孤灯独坐”以写秋日之景 。这几句不仅描写出了秋日中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也揭示出了作者对于这美好秋日景物描写之感:“萧瑟秋风起,苍凉万里霜 。”汪洋用“残阳”把秋景写得更加地富有诗情画意、感人至深 。
2、作者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汪洋的诗具有非常丰富的意境美和形象美,他通过丰富的画面感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之景 。从视觉形象上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写景而用色最为典型的一首,“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采用了“写人所见如画如诗”一语双关法,“写人所见”就是运用了“先写”法 。同时,“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中既写出了秋天景色,又写出了秋景中人与景相互映衬和穿插相生之感;既写人和景不相融也不相违:既写人又写景不相融也不相违;既写人与景不相融也不相违;既写人与景不相融也不相违……通过不同色彩对比和多种艺术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创作在他笔下的四季景物和秋后诗句之间相互映衬和穿插相生关系 。既用了大量笔墨在景物和诗句之间进行转换以描绘变化万千却又相得益彰的秋日景物,又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来把画面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以写出了作者内心深藏在他情感世界之中久久不能平静之感 。这首诗虽极富诗情画意却又耐人寻味 。
3、怎样理解汪洋的诗词情感
【一道残阳铺水中下一句】从这首诗里,我们能看到汪洋一种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有政治的抱负的双重情感 。生活在南宋时代的汪洋,尽管是以小朝廷的身份出仕的,但也始终心系家国天下,他的政治抱负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诗作却是充满着忧国忧民味道 。汪洋对南宋王朝有着很深的依恋和热爱——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一道残阳铺水户,半江瑟瑟半江红 。孤舟一叶破秋风,万里江山一片红 。”诗中写出了江南美景和北方秋风两种不同形象和不同情感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汪洋创作这首诗之初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在南宋王朝遭遇困境时悲愤不平而写下一首诗——江城子·密州西湖咏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