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的来源


施姓的来源

文章插图
施姓 , 在我国姓氏排名第164位 , 在我国人口中约占0.3%,是中国较大的姓氏之一 。现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施氏在古代为少数民族汉化的姓氏之一 , 在各朝代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 其中以楚为最多 。
1、出自姬姓 , 为周文王之后 , 属于以国名为氏 。
据姓氏考略载:“施姓 , 在周文王之后 , 周平王之子伯益之后 。”施姓源自姬姓的施国(今安徽合肥),周朝时期 , 周厉王的弟弟武庚和他的弟弟庄公(即后来的周厉王)共同辅佐武庚灭掉了商王朝 。根据史记、汉书、司马迁续资治通鉴等古籍记载 , 西周初年 , 有施国国君后裔为避纣王封国(今河南省巩县西)之名将国名改为施国 。据施氏族人考证 , 始祖武庚是西周初年受封于施乡(今安徽宣城)(后迁至安徽省合肥府)的施国人 , 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 , 称施氏 。
2、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 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少数民族改姓的历史事件 , 其中多有施姓人名 。如唐朝时 , 四川施氏、安徽施氏等为唐末五代时少数民族改姓 。此外 , 也有少数民族改姓为施姓、改为施姓等案例 , 其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
3、古代帝王赐姓 , 以赐诸侯国国君的姓氏为氏 。
国语·晋语上:“诸侯以国君之氏受卿相之禄也 。”汉书·艺文志:“天子以卿相赐诸侯国国君为姓氏者 。”西周以来 , 君主赐诸侯国公子为姓者已有几百例 , 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地 。如吕氏春秋·有司中说:“夏后氏出有施人 。”春秋时期 , 晋国公子重耳任晋朝鲁懿公时 , 因在诸侯之国被大夫陷害而受任 。他到晋国后 , 得到大夫栾川(今山西临汾北)的赏赐“重耳”一姓 。还有国语·晋语上:“晋文公时 , 大臣伯禽遭小人诬陷而死 , 晋国大怒 。伯禽因罪被赐姓重耳” 。
4、出自姬姓 , 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 。
西周时 , 施姓在周代被赐姓 , 因周武王灭商后 , 封施穆公的子孙于施邑(今浙江衢州)(后移至杭州) 。到了春秋战国时 , 因施穆公受封于施邑(今浙江衢州)(后移至杭州)被称为施国 , 施国国君的后裔以国为氏 。施国为诸侯国时 , 其后代有以国名为氏者 。施国之后子孙遂以国为氏 , 称施氏 。
5、汉化后 , 又改回施姓 。
【施姓的来源】施姓因少数民族的影响 , 汉化后 , 改姓为施 。施氏还有一支是改姓“石”的 。东汉时 , 蜀后主刘禅为避“石虎”之名 , 赐施“石”字为姓 。至唐代时有“石坚”之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