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一、镇静与催眠药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苯二氮 类药物结构特点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1)A 环:A 环上 7-位的取代基的性质对生物活性影响较大 。当 7 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时,药物活性明显地增强,如氟西泮,吸电子越强,作用越强,其次序为 NO2 >Br>CF3 >Cl 。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2)B 环:地西泮体内代谢时在 3 位上引入羟基可以增加其分子的极性,易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但 3 位羟基衍生物可保持原有药物的活性,临床上较原药物更加安全 。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3)C 环:5 位上无苯基取代的化合物没有镇静催眠活性 。5 位苯环的 2′位引入体积小的吸电子基团如 F、Cl 可使活性增强 。在 1,4-苯二氮 的 1,2 位并上三唑环,不仅可使代谢稳定性增加,而且提高了与受体的亲和力,活性显著增加 。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和三唑仑 。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非苯二氮类药物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非苯二氮 结构的镇静催眠药主要有:咪唑并吡啶结构药物唑吡坦和吡咯酮药物佐匹克隆,佐匹克隆结构中含有一个手性中心,右旋异构体为艾司佐匹克隆,具有很好的短效催眠作用,而左旋体无活性且易引起毒副作用 。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二、抗癫痫药物
巴比妥类及相关药物
(1)巴比妥类药物(又称丙二酰脲)的代谢方式主要是经肝脏的生物转化,其中包括 5 位取代基的氧化、N 上脱烷基、2 位脱硫、水解开环等,属于国家特殊管理的二类精神药品 。
(2)将巴比妥类药物的一个-CONH-换成-NH-即得到乙内酰脲类 。乙内酰脲本身无抗癫痫作用,当 5 位两个氢被苯基取代后得到苯妥英,临床用其钠盐苯妥英钠,抗惊厥作用强 。苯妥英钠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 。
考点2 二苯并氮类药物
【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都有哪些?】卡马西平:三环类,用于zhi疗三叉神经痛,苯妥英钠等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大发作、复杂的部分性发作或其他全身性发作 。卡马西平的 10-酮基衍生物是奥卡西平可以阻断脑内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也有很强的抗癫痫活性 。
三、抗精神病药物
吩噻嗪类
(1)代表药物是氯丙嗪,临床上常用来zhi疗以兴奋症为主的精神病,主要副作用是锥体外系作用 。
(2)氯丙嗪等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遇光会分解,生成自由基并与体内一些蛋白质作用,发生过敏反应 。
(3)吩噻嗪类药物母核为吩噻嗪环,2 位 R1引入吸电子基团时可增强活性 。抗精神病的作用强度与 2 位 R1取代基的吸电子性能成正比,2 位 R1取代基对活性大小的影响是 CF3 >Cl>COCH3 >H>OH 。2 位乙酰基取代可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
(4)吩噻嗪母核上的氮原子(10位)的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很大,10 位 N 原子常为叔胺,也可为氮杂环,以哌嗪取代的侧链作用最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