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 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 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 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 , 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 , 爵为上公 , 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 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他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 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

文章插图
最近 , 看到好几篇文章中提到了周公、周姥的典故 。
典故的内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东晋谢安的妻子刘夫人不允许他纳妾 , 而这位谢太傅好面子觉得不便 , 于是 , 他家族的侄甥就时不时在刘夫人面前念叨《诗经》的“《关雎》、《螽斯》有不妒忌之德” , 以微讽之 。刘夫人知道他的意思 , 便问:“是谁撰写的这两篇诗?”得到回答是:“周公 。”
接着 , 刘夫人便说:“周公是男子才这么说 , ‘若使周姥撰 , 应无此语也 。’”经刘夫人一语点破 , 大家忽然醒悟了:“制礼者为男子 , 不免为己谋!”

文章插图
如今 , 这个典故被一再提及 , 大概是因为它牵扯到了一个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的一个问题 , 即:“看待问题的视角 。”
一旦这个问题出现 , 任何理念或者观点 , 都将无法在脱离针对对象的基础上 , 自翊为真理的存在 。而周公、周姥之分 , 则反映了一种针对不同性别的视角:作为记录人 , 阐述者或者传播者 ,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 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决定了言语的倾向性 。
“诗三百”变化为“诗经” , 就是经过了男性对“诗”本身的修改 , 意味着:这些本来源自于田夫、村妇的单纯声口 , 经过权威也就是广大男性解释后 , 转化成了儒家的伦理经典 。而且 , 许许多多的民间文学作品 , 都会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 通过不同的渠道沉积形成不同的版本:男性的和女性的 , 民间的和正统的 。
此外 , 民间故事中有着两种神奇的故事类型:巧媳妇和呆女婿 。
并且 , 在这两种故事中 , 也交织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方面是鲜明的女性主体;
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女性主体被另一种男性话语所消解 。

文章插图
在以上的两种故事中 , 女性通常都以强于男性的形象出现——巧媳妇常常以机敏的聪慧和伶俐的口舌解决各种问题;呆女婿的妻子虽然在故事中不会是主角 , 但她们通常以丈夫的保护者和调教者的形象出现 。所以 , 我们可以试着从这两种故事类型中 ,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总结规律 。

文章插图
先看巧媳妇的故事:故事中 , 王老汉有四个儿媳妇 , 他年纪大了之后想选一个儿媳妇替他当家 。于是 , 王老汉叫来了四个儿媳妇 , 分别问她们元宵节是否要回娘家:大儿媳妇 , 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都说要回家 , 只有四儿媳妇说愿意留在家里 。
- 女生必知健康50条知识 10 条女性必知的健康知识
- 生育对当今职场女性的影响 当今女性生存现状
- 一代女性在为下一代女性去努力 女人靠自己努力才快乐
- 中国武术套路能代表中国武术吗
- 花滑世锦赛上,中国男选手为什么亲吻女搭档肚子他们是情侣吗
- 新疆队获得全运会亚军,中国足球依靠新疆球员能不能比现在强
- 乌克兰美女真的愿意当中国新娘吗?
- 我新家在高层,中国风满满,朋友说还是头一次见厕所带落地窗的!
- 胖女性该如何科学的减掉脂肪?
- 国足归化球员是哪些国家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