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了麻疹疫苗还生麻疹,是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麻疹”的范畴 , 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
欢迎关注我 , 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侵犯人体所引起 , 以高热、身出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性 疾病 。典型病例以高热3~4天 , 按顺序出疹 , 初起有发热、咳嗽、流涕、眼泪汪汪、畏 明羞光 , 随后口腔两颊黏膜近臼齿处出现麻疹黏膜斑 , 周身发布红色斑丘疹、手足心见疹 后 , 依序而退 , 并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褐色色素沉着斑为主要临床特征 。顺证经适当治疗与 护理 , 预后一般良好 。若感邪过重或素体虚弱者罹患本病 , 则易并发肺炎、喉炎或脑炎等 逆证 , 病情危重 , 需及时抢救 。
麻疹为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 对小儿的健康威胁极大 。最早对小儿麻疹症状进行详 细描述的是宋代钱乙的 《小儿药证直诀》 , “面燥腮赤 , 目胞亦赤 , 呵欠顿闷 , 乍凉乍热 ,  咳嗽喷嚏 , 手足梢冷 , 夜卧惊悸” , 是麻疹早期的典型症状 。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 6个月到5岁以下的小儿多见 , 近年来偶有成人患麻疹的病 例报道 。自我国对小儿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 , 发病率大大下降 , 20世纪80年代 以来临床已很少见到典型病例 ,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 。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小儿麻疹发病的外因是感受麻毒时邪 , 温热邪毒 , 从口鼻而入 , 侵犯肺脾二经; 内因 为小儿脏腑娇嫩 , 形气未充 , 卫外不固 , 难抵麻毒邪气内侵 。
二、病机
1. 基本病机 麻毒内侵 。
2.顺证病机 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 , 侵犯肺脾二经 。肺主皮毛 , 脾主肌肉 。邪正交 争 , 邪毒从肌肤外泻 , 则见皮疹磊磊于肌肤 。肺开窍于鼻 , 司呼吸 , 主一身之卫气 。麻毒 时邪侵犯人体 , 致肺卫失宣 , 而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 。麻毒时邪侵入肺脾二经 , 正 气抗邪 , 御毒外达 , 邪透肌表 , 则疹点外透 , 热随疹出 , 疹出邪泻 , 故疹出热透后 , 疹消 热退; 热去津伤 , 则见口干、纳少、脱屑、舌红少津等 。
3.逆证病机 麻疹以透为顺 , 内传为逆证 。麻毒炽盛 , 邪毒内陷 , 直入营血 。或小 儿素体本虚 , 正气不足 , 麻毒内侵 , 无力抵御 , 致邪毒内陷; 或麻毒来犯 , 正气与之抗争 之时因治疗、护理失当 , 徒伤正气 , 助长邪毒 , 致邪毒日盛 , 正气衰退 , 邪毒内陷 。肺居 上焦 , 邪毒入侵 , 先犯肺脏 , 若邪毒炽盛 , 火热灼肺 , 炼液生痰 , 痰热互结 , 形成痰热 ,  阻塞肺络 , 使肺气闭郁 , 而见咳喘痰鸣之逆证; 邪毒炽盛 , 毒热循经上攻咽喉 , 致毒壅咽 喉 , 而见喉肿咽痛、音哑声嘶之逆证; 邪毒盛而不能外达 , 内陷心肝 , 蒙蔽清窍而神昏 ,  引动肝风而抽搐 , 致成逆证 。
【临床表现】
1. 顺证
(1) 前驱期 (疹前期)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 可逐渐上升 , 也可骤然上升 , 热 度可达39℃~40℃ 。在前驱期的3~4天内 , 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如流涕、喷 嚏、咳嗽、头痛、畏寒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 如食欲不振 , 呕吐 , 腹痛 , 腹泻 , 全身不 适感 , 肢体疼痛 , 目赤肿痛 , 泪水汪汪 , 畏明羞光 , 咽部充血等 。在发热的第2~3天 ,  患者口腔内两颊黏膜上 , 可见白色斑点 , 其直径为0.5~1mm , 周围绕以红晕 , 称为麻 疹黏膜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