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流传的农谚有的正在逐渐消失,你还知道有哪些农谚的故事?

農諺是農民先輩們在日常生活生産中總結得出的經騐并經過檢騐 。用通俗昜懂又順口的一句或數句詩流傳下來 。我記得的比如:二月清明谷在后 , 三月清明谷在前(按季節下谷种)
兩春夾一冬 , 十个牛欄九个空(天气惡劣)
正月犁金 , 二月犁銀 , 三月白忙人(農耕不失時机)田里有蔸 , 蘿里有收(种植密度)
你急我不急 , 桐樹開花最适宜(看季節下谷种)我記得有个故事 , 説是父母老了兄弟分家 , 分了家老父就講了一句諺語:正月犁金 , 二月犁銀 , 三月白忙人 。于是老大就想 , 什么犁金 , 犁銀 , 我多放些家肥下去不照樣丰收 。老二估計沒那么多家肥放 , 于是他在正月就早早地把豬牛糞撒地里再用犁翻了一遍 。等到三 , 四月扦秧時老大才手忙腳亂突擊 , 又放肥又犁田 , 接著耙田 。費了好大功夫才把秧栽到了田里 。可起初發現禾苗不抓須 , 他再想辦法撒草木灰和石灰 。才看見有起色 , .因為急著摧苗 , 禾苗太嫩又容易招虫 , 因為殺虫兩夫妻整天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 , 但到了收割的時候 , 産量卻是他弟弟的一半 。
他弟弟也沒他哥那么忙 , 那為什么會産量高呢?難道是那句 , “正月犁金 , 二月犁銀 , 三月白忙人”靈騐嗎?不是的 , 因為犁田犁得早 , 土質疏松 , 就會産生許多微生物肥 , 再加拌上農家肥一漚 , 田就又有了很多的有机肥 。所以他弟弟栽下秧苗后也不費什么力管 , 禾苗都很健壯 , 還不會招虫 。所以産量就高 。古時那句諺語是有道理的 。
农谚是祖先同自然斗争中累积的经验硕果 , 通俗易懂内涵丰富 , 由于社会变革没能很好传接 , 是正在消失淡化的宝贵财富 , 及待挖掘整理 , 承蒙邀请草拟几句充数 。
“三月晴明没一根 , 二月睛明遍地青" , 好象不合理却是大概率 。“八月东风连阴雨 , 六月东风海底干"与“三季东风阴雨雪 , 夏季东风连日睛"同样说明夏天刮东风反倒睛朗无雨 。“二月春还冬 , 米面憋破瓮" , 倒春寒示丰收 。“八月初一下一阵 , 旱到来年五日尽"经验谈 。
讲到丰收的预召有:瑞雪兆丰年 , 冬天麦盖三层被 , 来年枕着馒头睡;八月十五云遮月 , 正月十五雪打灯;春旱不算旱 , 秋旱减一半 , 处暑的雨谷仓的米;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
预示气候风雨的有:东虹轰隆西虹雨 , 南虹来到发大水;燕子低飞蛇过道 , 大雨不久要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黑云接日头 , 等不到放枕头;日出东南红 , 无雨便有风;日落西风起 , 风停便有雨;春伤圪梁秋伤凹 。
警句有: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成人不自在 , 自在不成人;一人不谈二意 , 耕地别想耍钱;你哄地一遍地哄你一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真受穷;不怕穿得迟 , 就怕脱得早;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
其它的有:人勤地不赖;八月秋忙绣女下场;针尖越磨越明 , 脑筋越用越灵;人无外财不富 , 马无夜草不肥;娘有不如自有 , 自有不如怀揣;传音千里莫如书 , 传闻不如亲眼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