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为什么会突然遁入空门?( 二 )


再次,哥哥的嫌贫爱富、不接受他的劝导,成为他出家的决定因素 。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李叔同愿受家庭当中念佛气氛的熏陶,他哥哥却为人势力,平日嫌贫爱富 。对于李叔同的劝阻,他非得不接受,反而斥责李叔同不务正业 。
懂得之人,不说也会明白,不懂的人,怎么说也不会明白 。李叔同从此对贫寒之人礼敬对待,对富贵高傲之人不予理睬,对小动物关爱备至,对人却不理不睬 。总之,在别人眼里,他成为一个怪人 。他自己并不做出解释,解释也是多余 。他说,“这可能是我日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决定因素”!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期的李叔同
导致李叔同出家的原因除了以上几点家庭原因外,还有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的经历 。
1912年,33岁的李叔同前往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职,教授音乐、绘画两门课程 。在那里,他感到到前所未有的清静平淡,这种感觉只有小时候念诵佛经时体验过 。
导致他下定出家这一决心的,是他的朋友、也是著名文学家夏丏尊的一个建议:
夏丏尊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关于绝食修行的方法,可以更新身心、改恶向善,获得精神力量 。这让李叔同产生浓厚兴趣,想找机会一试 。
在此念头下,他去到虎跑 定慧寺进行断食修行 。这一试,也就一发不可收拾 。
有了断食修行的基础,朋友一句话让他彻底下定了出家为僧的决心:
李叔同成为居士,经常住寺修行,同时还要在学校上课,异常辛苦 。一位朋友见状,对他说了一句:“与其这一做居士究竟不彻底,不如索性出家做了和尚,倒清爽!”
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所谓一语惊醒梦中 。这年暑假,李叔同将自己多年收藏的艺术作品全部赠送有关部门与友人之后,带上几件衣服去了虎跑寺 。
出家后的李叔同,名为弘一法师
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取名演音,号弘一 。
从此,人间再无翩翩公子李叔同,却多了从事佛教律学研究的弘一法师 。
在他看来,人生之所以苦,是因为生命无常,只有佛教可以教会世人如何看透生命无常这一亘古不变的问题 。
纷纷杂杂,林林总总,这位经历了半世繁华半世僧的奇人曾说:当人们试图寻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来解释我走向佛教的原因之时,不要忘记,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正是来自于佛教本身 。
【李叔同为什么会突然遁入空门?】李叔同的出家与那些遇到挫折而悲观厌世的出家者不同 。他自小是富家子弟、家财万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李叔同后来东渡日本,西洋文化接受得也很好,做艺术的各个品类,音乐、戏剧,包括文学都是造诣极高 。后来他做老师,在教学上堪称一代教育大家,可谓在各个层面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

李叔同为什么会突然遁入空门?

文章插图
但是就在各方面达到顶点的时候,李叔同突然在杭州虎袍寺出家为僧,这使得弘一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经历 。
李叔同为什么会突然遁入空门?

文章插图
李叔同父亲早年做官,后来贩盐成了大盐商,家里特别有钱 。李叔同父亲老来得子有了李叔同,因为家境殷实,父亲去世后李叔同还是受到特别良好的教育,国学功底深厚 。李叔同十八岁时候赶上戊戌变法,他和维新党打得火热 。后因避祸就带着母亲妻子来到上海 。著名的《送别》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送给自己正在遭遇家庭变故不得不远走他乡的好朋友许幻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