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 二 )


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条件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 。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般为学生所接受 。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还必须理解学生 。教师必须努力具备和不断增强自己的“学生角色”意识,也就是当代先进的教育心理学提倡的“心理换位” 。教师要不断地以学生的心理去认识、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及各种要求,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实质及产生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可行性,以期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
情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和桥梁,情感可以化为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如能用真诚的爱对待自卑的学生,就会激起他们的信赖、亲近、理解之情 。他们就会对你抱有好感,从心理上持欢迎态度 。教师就可以借爱的“熔炉”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引燃他们心灵的火焰,才能把教师的爱迁移为对集体的爱和对知识化的追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学生之所以产生自卑心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失败,以使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甘为人后,然而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闪光点”,教师要想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自卑,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寻找、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对有自卑感的学生的教育,我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中的措施 。创设能激发学生热情的氛围,使他们从颓唐、自卑、沉沦中挺胸抬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从而增强自尊心理 。我班有位学生,纪律散漫、学习落后,整日东游西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把老师的教育当成刁难,把同学的帮助当成嘲讽,是老师们公认的双差生 。对他的教育,我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努力寻找他的优点 。终于有一天晚自习上,我发现他小声哼哼歌曲,很好听 。我马上意识到,教育的时机来了 。他发现我站在他身边立刻不唱了,斜视了我一眼,等待我对他的处罚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笑了笑说“你的歌唱得不错”,并随即宣布以后每周二下午的自习课同学们学唱歌,以缓解学习的压力,担任“教师”的同学就是他 。他很惊讶也很感激,接下了这个差事 。几周后,我发现他开始转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敌视老师和同学,不再违反纪律,上课也听讲了 。以后,我经常以唱歌为由找他谈话,谈思想,谈希望,谈今后努力的方向 。期末考试时,奇迹出现了,他的成绩由倒数第四变为正数第六,同学们推选他当文体委员 。
如今,在金钱充斥的社会里,美在学生心里已经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许多学生为自己拥有几身名牌而欣慰,也有许多学生为自己贫寒的家境而羞愧,尤其是个别学生为自己生理上的不足而自卑 。去年,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小时候家里失火烧伤了颈部和一条胳膊,因家境不好,伤痕永远留在了身上,也留在了心里 。他性格孤僻,很少与老师和同学接触,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高一军训后,同学们合影留念,身材不高的他畏畏缩缩地躲在了最后,这一切在我心里留下来深深的印迹,我要寻找机会帮他走出自卑的阴影 。不久,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题为“美在心灵”的班会 。这次班会,我精心组织、设计,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发言稿 。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谈出了他们心中对美的理解 。班会接近尾声时,我给同学们讲了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问学生,敲钟人卡西莫多给了你们什么人生启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人不管其容貌如何,只要心灵美,他就是最美的人 。我悄悄地望望他,他的眼中闪着激动、自信的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