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

文章插图
我很赞赏吴顺昌同志的一句话,“教师要当好学生心理卫生的保健医生” 。我之所以强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是目前越来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需要 。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因而只有在基础教育中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他们将来才能顺利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统计表明,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相当高,小学生约13%,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等心理行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为学生燃亮一盏心灯,照亮他们全面发展的道路 。为此,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做了一些粗略的研究 。
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我发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遇事缺乏信心、见人矮三分、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落落寡合、因孤僻而痛苦,自尊心敏感而脆弱,极易受到损伤,这些学生常常过早地给自己下定论:这辈子算完了 。所以破罐破摔,放弃努力,即使自己提出一定的目标,也不特别指望成功,在他们看来,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

文章插图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但从心理因素来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害怕失败”和“缺乏信心”这两条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因为生理上的某种缺陷而引起自卑感的 。
有很多学生经受不了过多的失败,甚至可以说他们不敢面对过多的困难,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不是考虑解决的办法,相反总是抱怨命运不好 。由于他们过分看重客观条件,忽视了实际的战斗意志、拼搏精神,因而害怕的结果只能是使他们成功的机会更少 。当大大小小的失败积累起来后,便会形成他们的自卑感 。
学习上几次考试失败、成绩不佳,就认定是自己的智力不如别人;生活中几次小小的挫折,就感叹命运坎坷,因而对自己丧失了自信心和斗争的勇气,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能动性 。由于这种心理上的畏缩情绪,使得他们对所面临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自认为已经走投无路,把事情看死,认定绝对不会再改变,只有“束手待毙” 。
生理上的缺陷偶尔也会导致心智上的缺陷 。调查表明,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几乎绝对的不能忍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不愿接触别人,怕别人揭自己的伤疤,因而常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自尊心是隐蔽的,而自卑感是暴露的 。
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呢?

文章插图
教师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的尊重他们 。
首先,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尊心很低,缺乏自信,这时,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