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这样的孩子,只需要一招就可以解决:无视 。下面作出解释,为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状况,请仔细阅读 。
一、孩子摔东西
脾气很大,一说就摔东西、哭,孩子从一开始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他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他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随之家长给的反应:不听话就打他,加强了孩子对这个动作的认同感 。
这是因为孩子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寻找自己的家庭定位,他的定义是:“我不发脾气,你就不理我,如果你不是为我忙,那么我就没有价值,被打总比你不理睬我好!”
二、请进行判断
这里面涉及两个可能的方面:过分关注及权力之争 。
孩子寻求关注,如果他发现撒娇等方式无法获取他希望的关注,孩子就会向坏的方向去尝试,一旦发现可行,那么他就会一直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 。
而过分关注和权力之争的区别在于,当父母喝止孩子的时候,孩子是马上停下(而后又反复),还是更激烈的反抗,看题主的描述,更像是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是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操控父母,你打他,就是证明了他成功了:“看!你除了力气大,有身高的优势外,你并不能战胜我 。”
三、解决方式:无视
过分关注: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他想要的关注,但不是关注她的行为,而是孩子自身 。此时要无视他的行为,转而关注孩子 。把孩子抱起,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除此之外不需要说任何话,也不需要给予他怒气 。
权力之争:既然是斗争,就必须要双方都有反应才能有效,此时家长若是气急败坏,孩子就赢了 。同样的,我们选择无视 。
举个例子,当孩子在马路上乱跑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呵斥他,我们只需要把他抱回家,并告诉他:“看来你并没有准备好去外面玩,我们回家玩吧,等你准备好咱们再出来 。”
毫无疑问的,孩子会闹,再强调一次,不需要给他怒气 。平静又坚定的坚持你的立场 。
当回到家后,孩子还是闹,同样的再次缩小活动范围:“看来你不喜欢在客厅玩,那么我们先回房间玩吧!等你想出来客厅玩的时候你再告诉我,我们再出来玩 。”整个过程,家长给孩子的回应是温和而坚定、不带一丝努力的 。
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居然不闹脾气了,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三岁的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是家长娇惯,顺从出来的 。我的小孙子快四岁了,可以说是个很懂话的孩子 。但也有发脾气,哭闹不休的时候,以前他哭闹的时侯,爸爸、妈妈、奶奶就都围上去劝解,但越人多,越劝解他就越闹的厉害 。遇上这种情况,我就干脆让他们走开,留下一个人劝导他、表扬他、教化他、鼓励他 。如果他有些变化,就继续;如果他哭闹的更起劲了,我们就都走开,把他一个人凉在那里,让他一个人哭闹去 。等到他不哭了,不闹了,开始自已玩耍的时候再由一个人去表扬他,鼓励他 。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比较实用的 。
三至六周岁的幼儿,正是似懂非懂,应该启蒙教育,给他立规立距的时候,就是该给的东西必须给,不能给的就坚决不给;能干的事情就引导、邦助、鼓励,不能干的事情就必须坚决制止 。当然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们也应该多学习,提高素质,改进方法 。因为三至六岁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家长硬碰,是立规距的最佳时期 。等孩子长大了,养成了不良习惯,再进教育就晚了,更难了 。
很显然,这是一个孩子情绪方面的问题 。孩子才三岁多,他就会生气,摔东西 。首先来说,如果孩子的行为有任何的问题,那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一定是家长的问题,光说生气了就摔东西 。摔东西,这个动作有可能是习得而来的 。那么他从哪里习得而来的呢?也许是看到了动画片,看到了电视剧,看到了父母在家庭中处理关系的过程中,应用了这些行为,被孩子学习到了 。第二,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发泄,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 。而在他一开始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正确引导 。他并不知道,当他非常愤怒的时候,他应该如何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情绪引导的问题,那么负责引导孩子情绪的人是谁呢?一定是妈妈 。
- 对宝贝暖心的情话 简短的爱宝贝的句子英文
- 皮肤晒伤后怎样加快恢复?
- 努力奋斗励志的句子 关于努力的诗句和名言
- 健康的人生格言短句 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句子
- 抵制大数据杀熟会不会诞生一个新的行业?
- 3月3日湖人队输给西部垫底的太阳队后,主教练沃顿会下课吗?
- 用心做教育的唯美句子 赞美教育的诗句
- 表达感恩的名句格言 感恩节句子的经典句
- 奔赴好前程诗句分享 祝愿前程似锦的诗句
- 老师的句子唯美简短 夸赞老师的句子简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