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⑴意思超越 , 腕力排奡 , 可摩坡仙之垒 。⑵流月无声 , 巧语也;吹笛天明 , 爽语也;渔唱三更 , 冷语也 。功业则歉 , 文章自优 。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又是一首“二十年前旧板桥”也 。
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天地无情吾辈老 , 江山有恨古人休 。亦吊古伤今之意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爽语也 。此词在浓与淡之间 。
清·彭孙道《金粟词话》:词以自然为宗 , 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 , 亦率然无味 。如所云绚烂之极 , 仍归平淡 。若使语意淡远者稍加刻划 , 缕金错彩者渐近天然 , 则骎骎乎绝唱矣 。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石林词》之“美人不用敛蛾眉 ,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 自然而然者也 。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神到之作 , 无容拾袭 。渔隐称为清婉奇丽 , 玉田称为自然而然 , 不虚也 。
清·黄苏《蓼园词选》:按“长沟流月”即“月涌大江流”之意 , 言自去滔滔而兴会不歇 。首一阕是忆昔 , 至第二阕则感怀也 。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按思陵尝喜简斋“客子光阴诗卷里 , 杏花消息雨声中”之句 , 惜此词未经乙览 , 不然 , 其受知.更当如何耶?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笔意超旷 , 逼近大苏 。
清·刘熙载《艺概》:词之好处有在句中者 , 有在句之前后际者 , 陈去非《虞美人》“吟诗日日待春风 ,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 此好在句中者也;《临江仙》“杳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此因仰承“忆昔” , 俯注“一梦” , 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倘谓现在如此 , 则騃甚矣 。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豪旷 , 可匹东坡 。上片言昔事 , 下片言今情 。“忆昔”两句 , 言地言人 。“长沟”三句 , 言景言情 。一气贯注 , 笔力疏宕 。换头 , 忽转悲凉 。“二十”两句 , 言旧事如梦 。“闲登小阁”三句 , 仍以景收 , 叹惋不置 。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 ) , 字去非 , 号简斋 , 汉族 , 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 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 , 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 。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 , 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 诗尊杜甫 , 前期清新明快 , 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 ,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 , 却别具风格 , 豪放处尤近于苏轼 , 语意超绝 , 笔力横空 , 疏朗明快 , 自然浑成 , 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 诗尊杜甫 , 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 , 号为“诗俊” , 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 , 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 [1]。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 , 在南宋是朝廷重臣 , 又是一位爱国诗人 , 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 , 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存词19首 。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 , 后被宰相赏识 , 因而升迁 。
- 临江仙苏轼赏析及翻译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翻译及赏析
- 临江仙晏殊梦后楼台高锁赏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翻译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翻译
- 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 临江仙陈与义翻译简短
-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赏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翻译
- 临江仙杨慎翻译 临江仙赵长卿翻译
- 旷达而又伤感的古诗赏析和翻译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 夜登华子冈文言文的注释 夜登华子冈原文及翻译
- 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谁的诗句
- 徐昌图临江仙全文译文赏析 临江仙徐昌图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