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翻译( 七 )


前期诗歌
陈与义前期的诗 , 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 , 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 。如《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 , 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 , 然而文字明快 , 情真意切 。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 。
后期诗歌
南渡以后 , 国破家亡 , 颠沛流离 , 特别是由陈留至临安走了三年多 , 一个读书人既无宽裕的资费又无别人照料 , 其艰辛之状可想而知 。然而这一趟长途跋涉却对他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 , 激发了他的爱国憎爱分明感 , 是一个思想的飞跃 , 也是他的诗词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 诗风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 , 痛恨于金兵南侵 , 无奈于朝廷苟安 , 感怀家国 , 慨叹时势 。如《伤春》、《居夷行》、《次韵尹潜感怀》等 , 都属于这类作品 。
主要贡献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 。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 , 《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 , 清邃纡余 , 高举横厉 , 上下陶(渊明)、谢(灵运、眺)、韦(应物)、柳(永)之间” 。他曾写过一首《墨梅》 , 得到宋徽宗的嘉赏 , 并由此受到器重 。他是专学杜甫的 , 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 。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 , 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 , 善于变化 。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 , 但并不墨守成规 , 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 , 创造自己的风格 。他的作品语言质朴 , 音节响亮 , 形象丰富 , 很少用典 , 明快中没有鄙俗 , 口语化略无平淡 。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 , 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 , 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