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又到一年的高考季了,作为过来人和长辈,你对你的朋友、晚辈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
在这种时候,有人会运用成语和警句,向他们表达鼓励和祝福;也有人会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告诉他们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学过程 。
在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 。作为先生,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 。
对于这场考试,辛弃疾在词中,并没讲出多少新鲜的见解 。不过,辛弃疾放出了五个内涵深刻的文化典故 。再运用比兴手法与隐喻,将其串联成篇 。
言简而意赅,意浅而情深 。短短五十五个字,却承载了中国士人数千年来的理想 。吃透了这些典故,就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士们的精神追求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南宋·辛弃疾白话翻译: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
当你身着白袍,开始感觉到天气凉意时,这就说明,又到了秋闱考试的季节了 。考场上,大家都在安静地答题 。狼毫笔在白纸上摩按出沙沙的声音,响彻回廊 。
这次考试,你必定会像鲤鱼一样跃过龙门,掀起桃花巨浪 。不久之后,你就会到蟾宫里折下桂花枝,让整个月殿,都飘满桂花的芳香 。
你是《庄子》笔下的鲲鹏,翼若垂天之云;你是《诗经》里面的凤凰,鸣于高岗之上 。你的人生道路,是从那时才正式开始的 。从此以后,你就要带着你的书和你的剑踏入仕途了 。
可以想象得到,在明年的这个时候,你早已经平步青云、功成名就了 。到时候,你再回首再来看人间,还有很多举子和你当初一样,他们还在为跃过龙门而奔忙 。
白苎袍是宋代书生常见的一种衣着,词人在这里强调一个“新”字,表示他的学生有可能是第一次参加科考 。白苎袍是“白衣”,同时也是指在古代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
“嫩凉”一词用得比较新鲜,带出了当时的季节 。古代的考试在八月,因此又叫“秋闱” 。那个时候,天气正微微转凉 。因此说“嫩”凉,就是刚刚开始有了一点凉意 。
词的第二句“春蚕食叶”,典出欧阳修的诗歌“下笔春蚕食叶声” 。辛弃疾在这里抓住了考场中的一个细节,来“特写”考生答题的场景 。
当时考试的环境非常安静,落针可闻 。狼毫笔在纸张上写字,“沙沙”的声音就会被放大,再传到考场外面的走廊上面 。
第三句中就用到了“禹门”,就是鲤跃龙门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三秦记》,里面说津门又叫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之下,只要越过了这个龙门,鱼就会变成龙 。
这个典故一直被用来比喻考生一举夺魁,中举或者中进士等等 。可见辛弃疾对他这名弟子的实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他预料这位叫廓之的弟子,这次考试一定会金榜题名 。
接下来提到的“月殿先收桂子香”,用到了《晋书·郤诜传》的故事:晋武帝问雍州刺史郤诜怎么评价自己,郤诜说:我就像是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山上的一块宝玉 。
到了唐代,“蟾宫折桂”从被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渐渐变成对科举考生的祝福了 。古代的科考,最后一场叫“殿试”,要到皇帝跟前去考 。所以,“月殿”也是在比喻宫殿 。
在皇帝的殿前一举夺魁,其难度不亚于飞上月亮,摘下桂花树的花枝 。一旦成功,那自然是香飘满人间 。这个寓意,是非常美好的 。
- 鹧鸪天李清照赏析情感 鹧鸪天李清照翻译
- 份子钱可以提前十天送吗「份子钱可以当天给吗」
- 鹧鸪天西都作朗诵 鹧鸪天西都作翻译
-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赏析
- 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翻译
- 风水之鹧鸪抱蛋 凤凰抱蛋是什么风水意思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 表达7首伤感诗词 心情低落的诗词经典
- 辛弃疾鹧鸪天原文赏析 鹧鹄天辛弃疾赏析
- 鹧鸪山海拔多少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