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在夏季傍晚,看着繁星点点,你能回忆起什么?( 二 )


小孩或是老人在田间地头看鸡 。那时候已经叫个人养鸡了 , 防止鸡跑的地里啄庄稼 。其他人下地干活 。除草 , 拔苗 , 施肥 , 浇园 , 收割等等 , 不同时段总有活干 。小部分人使唤牛马 , 耕种 , 拉货 , 挣分 。那时候 , 没有机械工具 , 几乎所有工作全部人工 。
我小时候 , 一放学 , 最多的就是看鸡 。一不留心鸡或是鸭子 , 鹅就跑到地里去了 。最怕伯伯家的大白鹅 , 只要你靠近 , 它就会张着翅膀撵你 , 有时候还不怕你拿的棍子 。
若是不用看地 , 就跟着大人一同学干活 , 常常干错挨批评 。小时候 , 没有手机 , 几乎没有现在的玩具 。没有事的时候 , 几个小伙伴捉蝴蝶 , 蛐蛐或者蝈蝈 。春天上树折柳枝做笛子 。有时候掏鸟 , 捉来小鸟自己喂大 , 就会一直跟着你飞 。最多的是夏天去耍水 , 回家后会挨揍的 。
现在想来 , 总觉得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 。如今的孩子们 , 几乎没有了童年的乐趣 。各种辅导班 , 把孩子的时间全部排满 。少有闲暇 , 也是电脑 , 手机 , 没有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
六一儿童节到了 , 请给孩子们一点时间 , 到郊外看看春花秋月 , 看看大好山河 , 开拓一下胸怀吧 。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邀请我回答 。
夏夜的傍晚 , 月光似水 , 蛙声如潮 。
童年的我 , 充满好奇 。遥望天空 , 星光
灿烂 。坐在地上听爸爸讲牛郎织女的
故事:牛郎织女是恩爱夫妻 , 有一男一女
两个孩子 , 王母娘娘知道了 , 把织女抓回
天庭 , 牛郎将要追上 , 王母娘娘用簪子划
一条天河 , 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诗人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故事还有很多:有嫦娥奔月 , 中秋节的由来;数星星的孩子 ,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
故事;北斗七星 , “斗柄指南 , 天下皆夏”;女娲补天的故事等等 。
夏天旁晚纳凉时 , 看着繁星点点 , 调皮地一闪闪札贬眼睛似乎看到了北斗七星、牛郎织女星、看到了可爱小顽童、看到了小天使 , …… 。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叶元 。其实呂宕与叶元是电影林则徐的编剧者 , 记忆中导演是谢晋 。后因呂宕成“右派” , 编剧成为叶元 。观看了鴉片战争的民族斗士林则徐 , 当时片头编剧为叶元 。落实政策后 , 呂宕提出疑议 , 在人民文学杂誌中提出异议 , 后经调解 。光署名为叶元的影片不允许播出 , 要播出的必须署上呂宕叶元的名字 , 实际上是呂宕胜?成功 。作为中学生时对文学巳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 , 当时还喜欢看王?组织部新来的青年及其讨论 。尽管呂宕胜数了 , 但仍热爱、尊敬我的语文老师 。特别记得在联欢晚会上给我们朗颂普希金的人工纪念碑 。喜欢冰心的繁星 。隨想 。谢谢 。
回忆起麦香 , 蝉鸣 , 奶奶的蒲扇 , 爸爸指过的北斗星 。
今天傍晚的时候和同学骑着电摩转的时候 。经过田边 , 那麦香迎面吹来 , 我就问:“呀 , 这麦都熟了 , 夏天了 , 怎么没听见蝉鸣 。”同学说:“我好几年都没听见过了 。”是呀 , 没有蝉鸣 , 夏天怎么就到了 。记忆中的夏天 , 不光有麦香 , 还有蝉鸣 , 青蛙的叫 , 卖西瓜的人拉着车子扯着嗓子喊:“卖西瓜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麦子熟了 , 收割了 , 装仓了 , 路边连颗麦粒都看不到了 , 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蝉鸣蛙叫更是少之又少 , 卖瓜的人现在也不喊了 , 找个路口 , 支起摊子 , 摊子旁边的牌子上写着:1.8元/斤 。不走近去看 , 会误以为卖的是什么打折的菜尼 。时间走的那么快 , 一不小心 , 剩下了回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