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三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文章插图
这也是陶潜对现实不满,而编绘出的世外桃源,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
总结一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在当时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老子提出的一种最不坏的解决办法,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老子的一种理想主义,希望通过这种办法,让人们远离乱世,过上安定的生活,从这之中我们看到了出老子的悲天悯人 。
那么“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于今日的意义又何在?


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就不必拘泥于其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因为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一种思想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都在与时俱进,不断被注入新的内容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文章插图


在我们的新时代,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从人本身出发,将它看做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身为人在生活中就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矛盾,与父母的矛盾,与老师同学的矛盾,与同事领导的矛盾等等 。
发生矛盾以后,我们不应该躲藏在自己的“小国寡民”“世外桃源”之中,将自己关起来,与外界隔绝,不沟通默不作声是无法解决矛盾的 。而是要冲破自己内心的小国,大胆走出去,积极交流沟通,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


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协商沟通才能处理矛盾 。若是拘泥于自设的小圈子,闷不做声,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发展成冷战 。


从前,百姓弱小无力,面对残暴的统治者,只能去过自己小国寡民的生活来逃避;
现在,国富民安,是时候走出小国寡民的圈子了,去迎接更为广阔的天地吧!


本文仅仅是作者肤浅的一点认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欢迎批评者和反对者交流讨论 。
有八代世仇 。
这是讲国与国的关系,即兩国为邻,鸡犬之声彼此都.能听到,但兩国间没有往来 。是老子叙述理摁中的国家的用语,指老百姓安于本国环境和生活,不愿迁到别国去 。若指一般人际关系,这句话就太不合情理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