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重视教育的诗句 形容教育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教育评价的几个比喻
王营
变不断“过筛子”为科学的“撑杆跳” 。
这是我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见到的一条标语 。这一比喻形象地概括了评价的“选拔功能”和“激励功能”之间的区别 。所谓“过筛子”,是指通过评价,层层筛选,淘汰差生,保留优秀生,这种评价一般在中考、高考等国家大型选拔性考试中使用 。所谓“撑杆跳”,是指以考试评价为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励所有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业水平 。
中小学日常考试,属于过程性的学习效果诊断性评价,不是选拔性考试,因而在评价过程中,不宜采用“过筛子”的评价办法,而应当采用科学的“撑杆跳”,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也就是说,要通过考试,考出学生学习和进取心和积极性,激励学生取得最佳学业成绩 。因此,日常考试不可过多采用分数和等级评价的方式,将学生人为地区分为三、六、九等,这样做会挫伤中下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
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 。
尺子,通常用来丈量事物的长度和宽度,把评价比喻为“尺子”,是指通过考试评价,能够衡量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水平 。传统的评价,我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因而,有人将传统的评价方式比喻为“一把尺子”,将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多元评价比喻为“多把尺子” 。
有人说,对学生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可能多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才,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划分为七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知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这种一把尺子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有局限的 。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多一把评价的尺子,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况且,一把尺子的评价方式,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向片面追求升学率 。
“减肥要常称体重” 。
减肥的女士要想了解自己减肥的效果,常常要每隔一段时间要称一称体重,据此调整自己的饮食量和运动量,达到减肥的最佳效果 。这一比喻通常用来反击哪些认为考试评价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主张取消考试评价的片面认识 。
学生学习知识如减肥,目标是学会、学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也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知道自己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地方还有缺陷,据此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单元考试、期中考试等一些阶段性的考试都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这类考试不可以分数和名次的形式出现,而应着重发挥这类考试的诊断、调控和改进功能 。
“小猪不长天天称” 。
这是我从一位地市教研员那里听到的一句话 。考试评价不能取消,但也不可过多、过滥,像农民饲养小猪那样,不去研究如何科学配制饲料、如何使小猪增肥的办法,而是为了盼着小猪快快长大,天天为它称重量 。
这种评价方式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时有表现,有人认为,考试越多越好,考完后只要给学生公布一下成绩和名次,学生就能进步,这与“小猪不长天天称”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考试和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称量,而在于发现问题,研究如何使学生进步的科学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