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意思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翻译节选( 四 )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 。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愿为假王便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 。不然,变生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徵其兵击楚 。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力击秦 。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 。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 。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 。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 。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 。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幸为信谢项王!”
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 。”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韩信曰:“善 。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愿少闲 。”信曰:“左右去矣 。”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韩信曰:“何谓也?”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 。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鼻于中野,不可胜数 。楚人起彭城,转鬬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然兵困于京、索之闲,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闲,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 。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 。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 。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邦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 。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愿足下孰虑之 。”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 。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黶、陈泽之事,二人相怨 。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 。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黶、陈泽 。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句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野兽已尽而猎狗亨 。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句践也 。此二人者,足以观矣 。愿足下深虑之 。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