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名句的诞生
戍鼓1断人行 ,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2 ,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 况乃未休兵 。
——杜甫·月夜忆舍弟
完全读懂名句
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 , 驻防 。2露从今夜白:为“从今夜白露”的倒装句 。意指自今夜起 , 即进入“白露”之节气 。白露 , 二十四节气之一 , 大约在阴历九月八日、九日之间 , 早晚露水较重 。
除了远处传来军中的更鼓声 , 路上已没有行人 , 边塞的秋夜 , 只听见一声孤雁的哀鸣 。今夜已进入白露时节 , 露水越发的白 , 故乡的月光一定最为明亮 。我与弟弟们各自分散 , 如今无家可归 , 不知向何处打听他们的生或死 。寄信回去 , 也经常无法送达 , 何况现在还尚未停战休兵 。
【月是故乡明的出处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什么】名句的故事
《月夜忆舍弟》为五言律诗 , 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 杜甫此年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 叛将安禄山于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弒 , 其部将史思明又于此年杀了安庆绪 , 也仿效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 , 举兵从范阳(今河北涿州)南下 , 攻陷洛阳、河阳(皆今属河南)等地 。
由于中原仍一片烽火 , 书信根本无法寄达 , 诗人忧心在河南、山东等地的弟弟 , 包括杜颖、杜观和杜丰三人的生死安危 , 在节气甫入白露的秋夜里 , 写下这首惦念手足之诗 。诗题所言“舍弟” , 为一般人谦称自己弟弟的用语 , 当诗人想着手足各自在战乱中仓皇逃难 , 原是该欢乐团聚的一个“家” , 早已不复存 , 自己则身在边塞异乡 , 面对凄清月夜 , 倍加怀乡思亲 。
杜甫时居秦州 , 隶属边防地域 , 故传来战士更鼓之声 , 伴随的是天边孤雁的悲鸣 , 听在羁旅之人的耳里 , 更添几许寂寥空虚;颔联所写“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既点出客观的时序节令正逢秋季白露 , 同时道出作者主观的个人情感 , 明明是普世一样的月亮 , 他却认定自己家乡的最明亮 , 强化其不可明喻的浓烈乡愁 。全诗在一片感物忧国、望月怀乡里 , 逐渐拉出诗人挂念手足的焦灼心情 。
历久弥新说名句
年代稍晚于杜甫的白居易 , 其五言古诗《八月三日夜作》始两句云:“露白月微明 , 天凉景物清 。”这是作者在入秋后的白露节气所作 , 此时天气转凉 , 夜晚露水凝重 , 月光隐微照着大地 , 更映衬万物一片清冷 , 诗人看着月夜下的花草虫鸣 , 了悟人间时序有时 , 实不必感伤生命的生死荣衰 , 万物自会无穷无尽地传承下去 。
南宋爱国文人陆游 , 其词作《渔家傲·寄仲高》云:“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 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 鬓丝几缕茶烟里 。”这是作者在四川寄给远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乡堂兄陆升之(字仲高)的家书 , 当他东望远在万里外的故乡 , 不自觉流泪写满一纸乡愁 , 由于山遥路远 , 想等到堂兄回信 , 恐怕得再盼上一年 , 所以只能先寄语红桥下的流水 , 请其乘舟代转思兄之情 。此词与杜甫《月夜忆舍弟》同为怀乡、思念手足之作 , 不同的是陆游经过漫长等待 , 其家书终会寄达 , 但杜甫身处战乱 , 弟兄各自逃命分散 , 他的家书根本难以传到弟弟手上 。
- 2021年各校投档分数线 投档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 醉酒的经典句子 关于醉酒的诗句
- 是先刷牙再喝水还是先喝水再刷牙 为什么先喝水后刷牙
- 2022立秋就是出伏了吗 立秋习俗有哪些适合吃什么食物
- 正宗福鼎白毫银针多少钱一斤 白毫银针两大原产地是哪
- 有白蚁的房子风水不好 有白蚁的房子是不是风水不好
- dha奶粉含量高的奶粉 奶粉dha是什么
- 怀孕初期脚心疼 孕妇脚心疼是怎么回事
- 开发智力的方法 智力开发是什么意思
- 菱角不粉是不是没煮熟 煮菱角2个技巧看熟没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