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注释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 , 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汤汤乎若流水 。” 锺子期死 , 伯牙破琴绝弦 , 终身不复鼓琴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阅读流程】
一、交流谈话 , 简介伯牙:
今天 , 我们一起阅读《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 , 文中讲到哪两个人?(板书:伯牙 锺子期)注意:“锺”是“钟”的繁体字 。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 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 , 有谁知道?请说说 。(自由汇报)
简介伯牙:伯牙 ,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 , 俞伯牙一生最爱弹琴 , 他的老师成连曾带他到东海的蓬莱山 , 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 , 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 。俞伯牙的琴艺非常高超 ,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 , 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是说“从前 , 瓠巴奏瑟使得沉在水底的鱼也浮出水面听 , 伯牙弹琴使得吃草的马也抬起头来听 。”可见伯牙弹琴的魅力!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伯牙的琴艺 , 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音的人 , 他一直在寻找那个能听懂自己琴音的人 。
那么 , 锺子期和伯牙怎么会成为知音的?我们来阅读小古文 。
二、自读古文 , 说出文意:
(一)、认读田字格三个生字:哉(zāi)、巍(wēi)、弦(xián) 。
认读三个词语:善哉、巍巍、破琴绝弦 。注意:“哉”在词尾读轻声 , 读“善哉” 。
理解三个词语:善哉(好啊)、巍巍(巍峨高大)、破(毁坏)琴绝(断)弦 。
(二)、读注释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一说指东岳泰山 。
补充讲解注释③[太山]:(出示地图)“一说指东岳泰山” , 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东 , 与西岳华山 , 南岳衡山 , 北岳恒山 , 中岳嵩山遥相对峙 , 故有东岳之称 。
三、得知音之乐:高山流水 , 叹锺期一听知
(一)、第一句:伯牙鼓琴 , 锺子期听之 。提问:“之”代指什么?伯牙
(二)、第二、三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汤汤乎若流水 。”
读读想想:括号里省略了什么?为什么省略?省略“鼓琴” , 承前省略 , 避免读了有重复啰嗦之感 。
再思考:“方”“少选之间”的意思?
读注释:
[方]方 , 始也 。
[少选]一会儿 , 不久 。
[少选之间]少选(一会儿)之(的)间(时间)
(三)、第二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巍巍乎若太山 。”
1、听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高山流水》 , 描述琴音或感受:
“志在太山” , “志”就是“心志、情志” , “太山”就是“大山、高山” , 也可指“东岳泰山” , 谁来说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的意思?
刚开始弹琴 , 伯牙是想通过琴音表达自己内心向往攀登泰山 。那么伯牙是通过什么琴音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向往?我们来听《高山流水》 , 请描述一下琴音或自己的感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