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分享下鹅厂产品经理@xingtan 取得3 年 3 款产品百万级增长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案例 。
做增长工作数年,从工具产品、内容产品再到社交产品,最终都收获了百万级的增长 。这个过程中我深感增长方法之可拓展性:无论是做什么产品,都离不开做留存、做规模、做营收;通过增长这套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抓住关键点,并且高容错地落地 。本文会通过实战案例剖析相关方法论,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1、我的增长通用方法论 — 如何确认核心增长点?如何输出关键增长策略?如何进行规模化增长?
2、我的增长实验案例 — 如何进行 AB 实验验证?以随手记、哔哩哔哩漫画、水印相机等产品为案例进行分享
3、我对产品增长的一些思考
一、我的增长通用方法论
通过我的增长工作经历,我会提出:一种视角两个模型渠道三步 的方法论,能够快速对一个产品进行拆解分析,提出策略方案,完成增长 。在陈述方法论时,我也会结合相关产品案例背景,方便大家理解 。
1、如何确认核心增长点:透过定性结合定量的视角,精准界定核心增长点
以随手记为案例:随手记是一款个人记账理财的 APP,通过对日常支出、收入的记录,完成对自己财物状态的了解 。
随手记当时状态: 1、早期独角兽,但随着记账理财类应用新进者如雨后春笋般冒
出,流失快速加大; 2、产品问题:反人性的工具产品,用户无法坚持,难以养成习惯,留存、活跃低 。
随手记的增长目标: 如何提升记账用户的留存和活跃
1)绘制用户旅程图 + 结合数据分析 = 洞察关键问题

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文章插图
2)梳理流量漏斗模型,量化关键增长参数和增长问题
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文章插图
(因随手记流量漏斗模型时间久远未找到,用美颜相机的案例替代)
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的分析可以发现随手记当前核心问题是:
1、新用户不能马上感知到记账价值,导致激活率低;
2、新用户不能马上熟悉操作,导致长期留存低;
3、新用户熟悉操作后,不能使用户养成记账习惯,导致快速流失;
4、量化产品目标后,梳理流量漏斗模型有明显低于预期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把定性和定量结合为一种视角来看,当下用户的心理状态,在数据表现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事情改变用户的心理状态,才能得到数据提升,该方法后续我还应用在了多款产品的分析中,比如 QQ 自习室:
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文章插图
在完成核心增长点定位后,下一步重点是以什么方法输出对应增长策略?
2、如何输出关键增长策略:活用模型建立策略假说,滚动实验验证假设
1)新用户模型的应用案例 — 以随手记为案例
在建立新用户分群时,有一个前提条件:当用户下载/打开产品,我们默认用户是有记账需求的,只是根据当前用户状态,可以拆分成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而新用户的大策略方向是重转化-aha 时刻,根据新用户体验模型:转化 = 欲望 - 摩擦;我们可以把新用户可以分为四类象限用户以及输出对应策略:
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

文章插图
2)老用户模型的应用案例 — 以QQ 自习室为案例
针对老用户,关键是如何让用户更高频更长期的使用产品,所以我常使用的模型是: B(行为)= M(动机)* A(能力)* T(触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