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了什么( 二 )


阮籍邻居有位卖酒的美少妇,阮籍常常和王安丰等人去美少妇的酒家喝酒,喝醉了就在这个美少妇旁边睡着了 。美少妇的丈夫开始以为阮籍心怀不轨,就偷偷躲在旁边观察他,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啥事没有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
阮籍埋葬母亲那天,蒸了一只小肥猪,饮了二斗酒,然后大喊一声“完了” 。接着吐血,身体好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
阮籍母亲去世,裴楷前去吊丧 。阮籍正好喝醉了,披头散发坐在胡床上,不哭 。裴楷到后,把席子铺在地上,放声大哭 。哭完以后就走了 。有人问裴楷:“凡是吊丧之礼,要等到主人哭了,吊客才能还礼 。现在阮籍不哭,你却哭了,这是为何?”(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 。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楷说:“阮籍是世外高人,因此可以不遵礼教;但是我们却是世俗中人,因此要以礼仪规矩来约束自己 。(阮籍乃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 。”当时人都赞叹裴楷这件事做得地道(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
温太真喜欢说些轻慢放肆的话,尚书令卞壶却以礼法之士自居 。两人到庾亮那里清谈,二人互相反驳 。温大真出口庸俗粗鄙,脏话连篇 。庾亮听完二人辩论,慢悠悠地说:“温太真话糙理不糙 。”(温公喜慢语,卞令礼法自居 。至庾公许,大相剖击 。温发口鄙秽,庾公徐曰:“太真终日无鄙言
相信大家看了这么多魏晋名士的言行,就能把陶渊明理想的生活状态跃然眼前了吧 。这种“终日饮酒,不遵礼法”的毫无拘束、任性自得的生活状态就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 。他上任彭泽县令就是冲着这种理想生活去的,可惜的是他并非“方外之人” 。因为他不是阮籍,虽然他的上任彭泽就是在向阮籍学习,阮籍为了喝酒才去做步兵校尉,他为了喝酒才去任彭泽县令 。阮籍不是人人可以学习的,他是司马昭亲自树立的争取魏晋名士的标杆,终司马昭一世,也只有他可以活在“世外” 。
陶渊明活在世俗之中,却想超脱世俗,做个方外之人,不想被礼教束缚,谈何容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