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二 )


康一中的育人目标:
一个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才能最大程度的参与社会生活,最大限度的拓展精神疆域,最大可能的获取幸福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基于学校幸福文化价值观与办学理念,学校的育人目标确立为:培养“志存高远、健康全面、自主协作、善思创新”的幸福学生 。具体解读如下:
学生有有良好的品德,身心健康,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鼓励独立思考、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有自己想法和主张 。让学生具备幸福的根基,绽放成长幸福的精彩 。
二、学校幸福文化、幸福教育理念的践行
我校幸福教育的构建是抓两条主线,推进五个方面 。两条主线,一是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 。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为孩子今后奠定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 。即教师幸福,学生幸福 。五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即和谐校园打造)、制度文化建设、幸福行为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 。
(一)学校物质文化(即和谐校园建设)
形成“温馨、和谐、协作、进取”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它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包括园区环境的装点与室内环境的营造 。它是现代教育建造优良育人环境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校继续完善物质文化体系建设,继续创建整洁美观的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 。组织师生全员、深度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活动 。做好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为校园的楼宇、道路、景点进行规划、建设、命名并管理 。以教室、功能室、廊道、橱窗、校史馆等建设为抓手,对现有特定空间内师生的物质环境和生活内容进行不断的重构、建设和完善,设计好学校标志、标准色彩、校徽、校旗等标志性事物,并且多进行文化解读宣传,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 。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师生共同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 。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 。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从而获得幸福 。
(二)学校制度文化
在幸福文化的践行过程中,我们强调和突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以期达到“不治而治”的更高管理境界 。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一校一制度、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评价) 。构建学校管理体系,构建管理育人课程 。在“知民情,顺民意,聚民心,用民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
知民情,就是畅通干群交流渠道,把握一线动态,了解教师需求;
用民智,就是坚持民主决策,发挥教代会、工会和校务委员会的作用;
聚民心,就是用学校愿景提升文化、凝聚队伍、鼓舞干劲、促进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