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幸福”教育理念系统
21世纪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 。因此,康一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与研究、征集学校师生的建议,结合办学实践,审视自身特点,尊重教育规律,构建 “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
康一中的办学理念是:创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 。
解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学校里的“人”主要是两大类:教师、学生,幸福教育不仅仅包含学生的幸福,同样也包含教师的幸福 。因此,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幸福文化的浸润、种种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开展,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幸福的学,从而“创建幸福教育” 。我们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通过师生和谐关系的打造,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 。通过学校教育,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体验幸福和享受幸福的人 。
康一中的办学目标是:办优质教育,做草原名校 。
解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办优质的教育来实现我校“创建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力求让每一个生命在这里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这既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种生动实践,也是衡量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准 。
康一中的校风校训:厚德、博学、励志、图强
解读:校训对学校来说是核心,是灵魂;对学生来说,他是座右铭,是里程碑,是指路明灯 。厚德博学是知识、能力目标,是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 。励志图强是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是实现幸福人生的必备品质,也是幸福文化的重要内容 。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 。“厚德”在先,才能做到“博学”,幸福教育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育人之基、为人之道 。这要求我们自省自励,终生修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获得幸福人生所必需的道德品质 。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是对我校办学方针、培养人才所应具备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的高度概括与浓缩 。要求我们具有宽广的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
“励志”,是振作精神,追求远大的理想,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理想,我国古代叫做志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天下者先治己,至己者先治心,治心即是励志 。《易经·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样要求我们励志 。
“图强”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勇于拼搏,不懈探索强盛之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 。
康一中的学风:乐学、善思、好问、进取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康一中的教风:敬业、爱生、合作、笃学
解读:幸福教育是多样、公平、优质的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 。幸福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为未来生活的准备,也应关注学生当下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处理好当前幸福和未来幸福的关系 。因此我校高度关注教育过程,关注教育教学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进取、自律自省,而且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学风定为“乐学、善思、好问、进取” 。实现学生“幸福的学”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需要用爱心与智慧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去着想、去思考、去行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可以看出,如果教师想要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大量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风定为“敬业、爱生、合作、笃学” 。
- 校讯通 和校园你们用了吗?
- 校园时装店2 时装店经营心得
- 品牌在进行校园营销推广过程中如何制定营销策划方案?
- 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工作方案的格式及范文
- 超过诉讼时效该怎么办 借款诉讼时效三年何时开始实施
- 校园纠纷15岁男孩致死 警方通报15岁男孩校内被殴打致死
- 赞美校园的简短小诗 赞美校园的诗歌现代诗
- 《校园寻美录》中的女主角有哪些?
- 写一首赞美校园的诗歌 关于歌颂校园的诗歌
- 重温校园时光句子表达 母校回忆精美句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