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人应该讲诚信吗?

人无信不立
【你觉得人应该讲诚信吗?】我国从古至今,诚信二字重千金 。
从古至今,关于诚信的说法数不胜数,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 。

你觉得人应该讲诚信吗?

文章插图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还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还是做人的准则;不仅是一个人的声誉,还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就公司而言,诚信是无形的宝贵财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
你觉得人应该讲诚信吗?

文章插图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整体诚信在下降,尔虞我诈频频出现!价值观在扭曲 。“拜金主义”在疯长 。利益取代了美德,自私代替了宽容,诚信让位于欺诈 。
市场上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碰瓷”事件屡屡发生,为躲财产骨肉翻脸,民工工资常常拖欠,网上虚假宣传屡禁不止,人们之间利益为上,套路贷整的倾家荡产,高利贷发展迅猛 。痛哀哉!
你觉得人应该讲诚信吗?

文章插图
诚信事业是整体社会的事业 。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坚持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取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 。
“民无信不立”,诚信乃做人之本,怎么可以不讲诚信?民无诚信,赖账不还,亲嫌邻弃,不得安身;士无诚信,出尔反尔,朋徒背离,无以立命;商无诚信,以次充好,顾客渐稀,无以立业;官无诚信,朝令夕改,士庶惕怵,无以立威;君无诚信,朝堂生异,友邦退避,无以立国 。
昔者商鞅变法,先在南门立一微木,发文悬赏,移木于北门者犒赏百金,为取信于民也 。
西汉曹参为相,“萧规曹随”,守而勿失,无为而治,也是为了取信于民,才为文景盛世夯实了基础 。
如果说项羽守诚信而丧身,刘邦失诚信而得天下,实为以偏概全 。刘邦取关中,造册统计户口,封存府库,废除暴秦严刑苛法,安抚百姓,驻军霸上 。而项羽入关后,则是屠戮百姓,杀死降王,焚烧宫室,掳掠妇女,抢夺财宝 。见识之高低,人品之优劣,高下立判,实为项羽失民心在前,负天下在先 。更有项羽杀降兵二十余万,先立楚王后害义帝,其失诚信可见一斑,如此行径,得天下实为无天理 。
若言吴王夫差守诚信而亡国,越王勾践失诚信而称霸,也是偏颇之词 。夫差哪是守诚信?他就是愚昧昏聩,鼠目寸光,忠奸不辨,好歹不知一昏君 。
夫差之父吴王阖闾,死于与勾践的战争中,临死嘱咐夫差“勿忘父仇” 。最初夫差励精图治,欲报父仇,并且信任忠臣伍子胥,甚至提出要跟伍子胥平分吴国 。当他面对战败叩头求饶的勾践使臣文种时,夫差还可以听从伍子胥的劝谏,但是当他面对勾践许下的珍宝美女时,夫差忘了初心,把杀父之仇抛到了九霄云外,可以说夫差此时便失诚信于神明,昧天理于自心 。直到夫差杀害伍子胥,借粮于勾践,更是失信于耿介之臣,施惠于委蛇之徒 。
勾践曲身事夫差诚为战败无奈之举,本心就是为了日后报仇雪耻,不存在失诚信之说 。
国有信而民不欺,人有信则天下定 。秦始皇统一六国历经五世才开创天下一统之势 。起百里奚于奴,南门立木造以信,用六国所不用人材而并六国何以然?远交近攻,天时地利人和成就大趋势……天下之势民心为重――――民心乃国之信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