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怎么办偏方

小儿疾病,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医者,都是一种考验 。看着平日活蹦乱跳的宝宝,如今却病怏怏地缩着一言不发、无精打采,当父母的可是焦急万分,内心别提多煎熬了!在一众小儿疾病中,厌食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无论你怎么哄,孩子就是不爱吃,这可怎么办?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
 

怎样解决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怎么办偏方

文章插图
 
厌食又称恶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脾胃病,临床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甚至不思摄食为主要特征 。厌食可见于各年龄段的儿童,以1~6岁的小儿多见 。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尤以夏季暑湿之时多发,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 。厌食主要因于脾胃受纳功能失职,故一般预后良好,若长期不愈,可致机体气血生化乏源,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并发他症,甚或影响生长发育转变为疳证 。
 
【辨治方法】
 
1.乳食壅滞,脾胃失调
 
症见不欲吸吮乳汁,或不思饮食,呕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腹胀或腹泻,恶心,呕吐酸腐食物残渣,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指纹多紫滞 。
 
治以消食化滞,健运脾胃 。保和丸加味:山楂、神曲、法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
 
若腹胀痛,加木香、厚朴、枳实;呕吐,加竹茹、生姜汁;发热,加连翘、薄荷等 。
 
2.痰湿困脾,脾阳失舒
 
症见形体虚胖或瘦弱,面色白,经常呕吐痰涎,厌食,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指纹常见淡红 。
 
治以健脾燥湿化痰 。二陈汤加味:法夏、陈皮、茯苓、甘草 。
 
乏力、自汗出,加党参、白术、砂仁或六君子汤加减;虚烦不寐,加竹茹、枳实 。
 
3.虫体内扰,积伤脾胃
 
症见面色苍黄,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思饮食,或嗜食异物,睡时磨牙,肚腹胀大,时时腹痛,大便不调,常有疴虫,巩膜蓝斑,面有白斑,唇口起白点,脉多弦细 。
【怎样解决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怎么办偏方】 
治以驱虫消积,兼健运脾胃 。使君子散加减,药用使君子、苦楝子、芜荑、槟榔、甘草 。待虫积消退后,可用异功散加麦芽、山楂 。
 
若体质过虚,一时不能功逐的,可用《医宗金鉴》肥儿丸为主,以功补兼施 。
 
4.脾胃虚弱,气虚为主
 
症见面色苍白,形体瘦弱,神倦乏力,不思乳食,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指纹淡红 。
 
治以补脾益气和中 。异功散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白扁豆、陈皮、砂仁、山楂、神曲 。
 
苔腻,大便稀,白术改为苍术;汗多易感,加牡蛎、黄芪、防风、浮小麦;情志不畅,加柴胡、郁金、川芎 。
 
5.脾胃阴虚,胃阴不足
 
症见纳运呆钝,食少饮多,面色萎黄,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黄短,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 。部分患儿烦闹少寐,手足心热 。
 
治以养阴益胃 。养胃增液汤加减,药用沙参、山药、玉竹、麦冬、石斛、乌梅、白芍、谷芽、甘草 。
 
乏力声低,加太子参、茯苓、扁豆;大便干结加火麻仁、郁李仁;口渴烦躁加天花粉、胡黄连、芦根;手足心热,夜寐不宁,加丹皮、酸枣仁、地骨皮 。
 
6.脾失健运,受纳失调
 
症见厌恶进食,食不知味,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畅,偶尔多食后胃脘饱胀,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