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撑呼吸正确方法是什么( 三 )


然后介绍一块非常重要的呼吸肌——膈肌 。它长成下图左这个样子 。膈肌又叫做横膈膜,位于胸腹腔之间,形态似穹窿,肌肉扁而薄 。膈肌起点位于胸廓底部,止点在中心腱(想象膈肌是一块倒扣的西瓜皮,瓜皮上的竖条纹代表膈肌肌肉纤维的走向,西瓜皮上的把儿代表膈肌的中心腱) 。吸气时横膈膜收缩,这个倒扣的西瓜皮就会变扁;吐气时横膈膜放松,这个倒扣的西瓜皮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如下图右 。
再接下来介绍胸廓的结构 。胸廓的前、后、侧面长下图这样 。重点是要知道,diyi,肋骨和胸骨、胸椎之间是有关节的(想像一下水桶的把手:把手就是肋骨,把手两边的“钩环结构”相当于肋骨和胸骨、胸椎连接的关节) 。当肋骨提起来的时候(想象水桶把手提起来是什么样的),整个胸廓的前后左右径都会变大,脑补不了的看下方第四张图 。看不懂的记住结论:肋骨提起来的时候,整个胸廓的横径变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 。
4.2呼吸解剖学
基于以上四点才可以对呼吸做分析 。呼吸必须以改变胸廓的体积为基础 。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 。长即胸廓的左右径,宽即胸廓的前后径,高即胸廓的上下径 。呼吸的时候如果改变的是胸廓的上下径,我们做的是腹式呼吸(又称横膈膜式呼吸);如果改变的是胸廓的前后左右径,我们做的是胸式呼吸;如果胸廓的上下左右前后径都有改变,我们采用的是混合呼吸 。
呼吸时如果想要通过改变胸廓的上下径来改变其体积,需要通过横膈膜的收缩与放松来实现 。这就是腹式呼吸(又称横膈膜式呼吸) 。具体地说,吸气时横膈膜收缩,中心腱下降,引起自身变扁,以横膈膜为界限,往上看胸廓,因为横膈膜中心腱下降导致胸廓的上下径拉长,引起胸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气体流入肺部;以横膈膜为界,往下看当腹腔,因为横膈膜中心腱下降导致腹腔这个“装满水的气球”被往下挤压,而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水又不可能从气球跑出来,所以只可能“游走”到腹部,从外面看腹部就是隆起的 。腹式呼吸就是这样来的 。
呼吸时如果想要通过改变胸廓的横径(前后径和左右径)来改变其体积,这就是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的分类已经在最前面讲过了这里不赘述 。所有站在肋骨上位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加上肋骨之间的肋间外肌,都可以帮助提升肋骨,扩大胸廓体积,有助于吸气 。所有站在肋骨下方的肌肉(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加上肋骨之间的肋间内肌,都可以帮助把肋骨往下拽,减小胸廓体积,有助于呼气 。下图告诉你哪些肌肉是吸气肌,哪些肌肉是呼气肌 。
5 几个呼吸误区
1. 含胸驼背患者 。你采用的是后背式呼吸(这是一种特定状况下的呼吸技巧,而非平时的呼吸模式)
2. 过度挺胸患者 。你采用的是水泵式呼吸(这是一种特定状况下的呼吸技巧,而非平时的呼吸模式)
3. 脊柱侧弯者 。采用的是单侧肋间呼吸 。(这是一种特定状况下的呼吸技巧,而非平时的呼吸模式)
4. 呼吸伴随肩膀起伏患者 。采用的是肩式呼吸 。(这既不是特定状况下的呼吸技巧也不是平时的呼吸模式,是一种肩颈部肌肉代偿肋间外肌用力的错误呼吸方式)
在胸式呼吸中,只有横向呼吸是正确的呼吸模式,其他的呼吸方式(单侧肋间呼吸、水泵式呼吸、后背式呼吸)都只是特定状态下的呼吸技巧,且都是以横向呼吸为基础的 。横向呼吸是将肋骨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匀地提起来;采用水泵式呼吸是因为伸展胸椎段时后背的肋骨给锁死,所以只能升降肋骨的前侧和左右两侧;采用后背式呼吸是因为含胸导致前面的肋骨给锁死,只能升降肋骨的后侧和左右两侧 。现在再来回顾一下之前放过的一张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