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燕王刘旦登基称帝之心仍旧不死,并且与上官桀、桑弘羊组成联盟,开始反对汉昭帝刘弗陵和第一权臣霍光 。
结果在汉昭帝刘弗陵与霍光的联合之下,将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这些逆臣一网打尽 。
原本当时的汉昭帝刘弗陵便已经对于朝政跃跃欲试了,因为平定上官桀、桑弘羊之乱,主导之功还是出自于汉昭帝刘弗陵之明察秋毫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除掉了有异心的逆臣之后,反倒是曾经的盟友霍光成为了最大的对手 。
此事的霍光的势力已经独大于朝堂之上,无人能够对其形成制衡,哪怕是弱冠之年的汉昭帝刘弗陵也无法对其人形成有效的控制 。汉昭帝刘弗陵怎么也没想到,这本该属于一场驱虎吞狼的戏份,却超出了他到预期 。
燕王、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不过是群狼罢了,霍光才是下山的猛虎 。
原本信任的人却成为了自己最大的政治敌手,汉昭帝刘弗陵如何不郁闷?
更严重的是,霍光没有丝毫作为“周公”的自觉,至于还政大权则没有一点点的意图流露,只是虚尊汉昭帝刘弗陵的地位 。
汉昭帝刘弗陵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凭借自己最大的优势:年轻 。等待,漫无目的的等待 。因为他也不知道霍光还能活多久,朝政大权何时才能回归自己的掌握之中 。
如果汉昭帝刘弗陵懵懂无知也就罢了,可偏偏其人明智多谋、英睿善断,怀揣着一颗热切跳动的心,却始终处在权臣霍光的压抑之下,这消磨的不仅是心智,还有精神 。
因为,环顾当时的皇宫内外,皆为霍氏党徒势力 。汉昭帝刘弗陵就像是被关在皇宫中的囚徒,而霍氏一族的党徒便是看守他这个“犯人”的狱守 。
长时间的心智消磨,使得汉昭帝刘弗陵终日处在抑郁和精神强压之下,如何能够有心思调养身体?
抑郁而终绝非空口白牙!
霍光没有任何理由对一个完全受到自己控制的皇帝下杀手,因为这其中包含太大的不确定性了,汉昭帝刘弗陵很聪明,也知进退,当然不会悍然从霍光手中夺权,唯一的办法只有等霍光自己去世 。
可汉昭帝刘弗陵年仅二十一岁便逝世了,终究是没有等到那一天 。反倒是霍光一直活到了汉宣帝一朝,这期间还穿插了一个昌邑王刘贺这个特例乱入“夺权”,更是为霍光的执政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
所以在这种程度上说,霍光谋害汉昭帝刘弗陵的几率简直微乎其微 。
(求个小关注,嘿嘿)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八岁登基,二十一岁驾崩,在位十三年间,史称汉昭帝 。对于汉昭帝之死,《汉书.昭帝纪》和《资治通鉴》均这般记载,“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不过寥寥数语,并没有提及死因和相关细节,让人疑窦顿生 。汉昭帝是病死?还是暴毙?是正常死亡?还是死于非命?千百年来,后人猜想不断 。汉昭帝之死,也一直是史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 。
汉昭帝身体一向不错,《汉书.外戚传》称他“年五六岁,壮大多知”,“始冠,长八尺二寸”,从小壮得像头小牛,加上他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还不至于二十一岁时就一命呜呼 。有人妄加猜测,说权臣霍光为了长久把持朝政,秘密害死了汉昭帝,属于暗杀或谋杀,这种观点显然与史实相悖 。有人认为,汉昭帝虽然不是直接死于霍光之手,但他的死,终究跟霍光脱不开干系 。
汉昭帝冲龄即位,既无处事经验,也无理政本领,所以,国家大事皆由托孤大臣首辅霍光处理,“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成为“天下想闻其风采”(见《汉书.霍光传》)的风云人物 。按汉武帝送给霍光“周公背成王”那幅画的意思,是让霍光学“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记?周本纪》),等汉昭帝长大后立即归还权力,急流勇退 。然而到了“元凤四年……帝加元服”,理应亲政时,霍光仍不肯放权,“时政事壹决大将军光”(见《资治通鉴》) 。
-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 琉璃美人煞白帝对璇玑做了什么
- 使用刮痧是不是真的能瘦腿
- 黄金维纳斯苹果是不是炒作,真的有那么好吗
- 2020年最好看的电影是哪部
- 七个月宝宝怎么判断是不是拉肚子
- 电线电缆是不是铜
- 睡前1分钟6步拉伸筋骨 2周瘦一圈
- 减肥是不是只要少吃就能成功
- 皇帝会让和亲公主生的孩子继承皇位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