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鹅鹅鹅”的骆宾王与武则天之间有哪些恩怨?( 二 )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学过一首诗叫《咏鹅》,这估计是小时候接触的最早的古诗,朗朗上口的诗句,被广为传唱,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朗诵这首诗句,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骆宾王 。骆宾王一生空有一腔才华,却一直不被重用,因而一直郁郁不得志 。不过在当时骆宾王的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可是让武则天十分佩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武则天又为何不重用骆宾王呢?
据史料记载骆宾王才华横溢,是当时十分有名气的大诗人,只是为人十分正直,很多官场现象都看不惯,所以很容易就得罪了权贵,最终被排挤在外,这就导致了骆宾王空有一腔才华和远大的抱负无法实现 。
尤其是骆宾王所处的朝代正好是武则天成为女皇的时候,而骆宾王对于女子当皇帝很是不满尤其是认为武则天为了登上皇位嗜杀成性,手段残忍,其实早在武则天没有称皇的时候,骆宾王就不断地写文章讽刺她,而这也间接导致了骆宾王的仕途断送,甚至还被关进过监狱 。不过骆宾王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改变对于武则天的讨伐之意 。
出狱之后骆宾王依旧宣扬武则天的扰乱纲常,不伦不类 。这更加让骆宾王无立足之地 。后来打算造反的徐敬业找到骆宾王,请求骆宾王为自己写一篇征讨武则天的檄文,由于骆宾王一直非常不满武则天,所以当即骆宾王就答应了徐敬业的请求,最终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文,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篇文章,现在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中还能够查到文章,十分的气势庞大,而文采出众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更是被千百年来广为传唱 。
这片文章写好之后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很多人看过这篇文章之后都被感动群情激奋加入到了徐敬业反动队伍中来 。其号召力十分巨大 。据悉这篇文章中可是将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简直就是一个惨无人性的魔头,而且还细数了武则天的多项罪责 。
至于如何征服武则天的,当时这文章传到了武则天的手中之后,武则天看了文章并没有表现太大的愤怒,只是到最后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武则天当即询问这篇檄文的作者是谁,旁边的内侍战战兢兢的回答骆宾王,没先到武则天不怒,反倒感叹真是太可惜了,这样有才华的人才居然流落朝堂之外 。
后来武则天有重用骆宾王的想法,只是骆宾王并不愿意接受武则天的重用,而是跟着徐敬业早起了反,最终徐敬业兵败,而骆宾王也就此消失了,到底是当时兵败被杀还是避世隐居了,这就没有人知道 。
不过要是骆宾王能够转变一点思想,不要纠结武则天是女人的问题,说不定他的一腔爱国抱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现,其结局也就不会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真是令人惋惜 。
刀叔观点:如果在开明的社会,谁又会在意一个女人当上国家元首呢?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的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 。唐高宗仪凤四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侍御史(监察性质的官职),后来又因为多次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人诬陷锒铛入狱 。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的千古名句来抒发心中的悲愤 。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四子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 。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这就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 。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嗣孙的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自任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